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8

《楞严经》大纲

1、楞严《楞严经》大纲,纲目目次解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次解大纲,楞严目次解说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纲目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8

2、次解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纲目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次解《大智度论》说:[退堕声闻、楞严缘觉是纲目菩萨魔事经菩萨若退大菩提心,不求无上菩提,次解而转求声闻缘觉,楞严成为自了汉,纲目则菩萨不能成佛,次解因此不能广度众生。

3、众生不得广度,即长处轮回,永在魔数之中,永为魔所宰制是故菩萨若退堕小乘,魔即大欢喜。至于其他修行人,若堕为凡夫、或外道、邪道,也同样是堕进魔数之中,因而成魔伴党。因此《华严经》亦说:若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一切所修皆成为魔业所以,修行就是八个字:发菩提心。问:魔为何要坏人修行。

4、答:有三个原因,魔要坏人修行:。一、以嫉妒故:魔以自心邪,不能修行无上菩提道,出离生死,因而嫉妒他人修行。故须知嫉妒心重的人,即易与魔心相应。诸位[男众]特别小心。

5、且一切恶心中,以嫉妒心之破坏力最强大,嫉妒就是不耐他荣,别人比我们强,比我们优,我们就受不了。别人有成就,他就受不了了。甚至大于嗔恨心,因为嫉妒心即同魔心。诸位务必要改过自新。

目次解说18

1、二、魔王以无明贪爱故,计我我所,执下界众生为其所有、或为其所生,是其臣民,故绝对不许其臣民超越其境。若大家都修如来正法,而得出生死、成就菩提,则魔的子民及魔之领土、势力,便即缩小、减少。魔王如何能坐视此等事发生,而不大兴魔军来[剿除]、[弥平]这种[叛民]。

2、当魔王兴兵或派魔军、魔使来[剿乱]时,两造交接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或幻相,我们便称之为[魔事]、或者[魔境]。倘若行者于此等现象,能够持心不动,于彼一切魔所显现之顺逆境界,尽皆不贪、不取、不计、不惑、不随,则魔之计谋便不能得逞,于是魔之意志便受挫折,我们便把这现象称为[破魔],或[降伏魔军],不是要真的把魔军杀死,才称为降魔,以此因缘,若有人正修菩提,欲出轮回,魔必定以种种方便来扰乱或作留难,这也可说是魔王身为统治者,维护其治下[领土]或国度,必须履行的[责任]三、所谓魔事,以密教的观点来看,其实是诸魔护持如来正法的一种方式:为护如来正法,令究竟清净,故诸天鬼神常现作魔事,作种种障难,为了不令发心不正、修行不勤、心中仍有深重贪爱、以及邪妄染污的行者轻易过关。必须是发心纯正、广大、无私、福智勇双全俱修成就之人。因此,一般所谓的魔事,其实以更宏观的立场来看,应称为[魔考],也就是修行者应[无上菩提]的考试。

3、而种种魔境就是种种魔考,作为种种阶段的[成果验收],也可说是一种[品管],不能令滥竽得以充数,蒙混过关,如是于佛果菩提的清净庄严,才能[品质保证]。否则不发心的、假装发心的、虚伪的、贪染的、懈怠放逸的破铜烂铁都得证菩提,那怎么行呢。因此诸魔可谓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护持正法],是如来正法的考试官、是菩提海关的检验官,要入如来境,必须先通过他这一关。也就是有如小说中的[少林十八铜人巷],过得了这一关,你的武术就了出师了,便可出山去行侠仗义、度化众生。

4、又,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天龙鬼神,在此虽说是魔,而诸经典中也常说他们都是佛教的护法,包括两尊魔王:欲界天魔王、及色界摩醯首罗天王,也都是佛教最大的护法,连本经前面佛在重诵楞严咒后,各天王、天众、八部鬼神、乃至金刚明王也都发愿护持正法。这不是令人很纳闷吗。

5、前面刚说要全心护持正法,现在却又拼命扰乱正法修行人,作种种[魔事],岂不是矛盾冲突。不会,当知他们所现的[魔事],正是他们仔细、努力地在护法,为佛正法[把关],也是在验收你候选的成绩—为你的修行作[体检],好让你知道你的修行有哪些缺失、或不圆满之处。因此,换言之,他们所作的[魔事]即是[佛事]。也是依于此义,故本经稍后亦有此偈:[佛界如、魔界如、一如无二如。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