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祇婆罗门受持五戒的因缘
过去,耶祇缘佛在迦奈国时,婆罗此国中有一位名为耶祇的门受大富婆罗门,原本奉事九十六种外道,持戒以求福报和庇祐。耶祇缘听人说奉事佛,婆罗能得富贵、门受长寿、持戒安稳,耶祇缘度脱生死,婆罗得种种福,门受不堕三恶道中受种种苦,持戒耶祇便思惟:「不如我放弃外道,耶祇缘改奉事佛。婆罗」 于是门受来到佛所在之处,顶礼、长跪,稟白佛:「我过去实在愚癡无知。今听闻佛道恢弘,慈悲普济一切众生,佛是天上天下人中至尊,受佛教化者都能得安稳,我现在想要捨弃原本奉事的外道,归命于佛。愿佛哀愍我,我愿受佛教诫。」 佛言:「说得很对。若能止恶为善,何必担忧不得安稳?」 耶祇向佛说道:「我原本所信奉的不是真道,现在归命于佛,请佛哀愍我,除去我浊秽之行,受持佛所说清净真理,若能如此就太好了。」耶祇便于佛前领受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不饮酒。耶祇受持三归五戒后,绕佛三匝,并受持斋戒七天,而后离去。 之后,耶祇去到其他国家,见人射猎杀生、偷人财物,也想跟着为非作歹;见到美貌的女子,就起贪爱心;见人有过失,就加以议论;见人饮酒醉乱,也想傚彷,心始终不得安定,便心生反悔:「我无法受持五戒,应该把五戒还给佛。」 耶祇便来到佛所在之处,顶礼佛后,说道:「我先前向佛求受五戒,这使我受到许多限制,很多事都不能依着自己的心意去做。我现在想放弃受持五戒,不再信奉佛法。佛法尊贵崇高,不是我可以做得到的。可以退还五戒,不再受持吗?请问佛的意思,可以吗?」 佛默然不言,耶祇话还没说完,便有鬼神手持铁椎,击破他的头;又有鬼神剥夺他的衣服;还有鬼神,把铁钩伸到他的口中,割取他的舌头;有淫女鬼神,拿刀割除他的男根;有鬼神将沸腾的洋铜灌进他的口中;前后左右,都是各种鬼神,争相分割他的皮肉。此时的耶祇,感到非常诧异,目瞪口呆,面如土色,且全身自然有火燃烧,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而众鬼神在旁逼迫甚急。 佛见此情形,心生哀愍,问道:「现在你意欲如何?」 耶祇双唇紧闭,说不出话来,只以头叩地,求佛哀愍救护。佛便放威神,众鬼神皆惊怖离去。耶祇因此才得以获得稣息,于是起身顶礼佛,向佛稟白:「我心中有五个贼人,牵引我入恶罪中,使我说出不对的话,今日才遭受这样的罪罚。我的作为违反、辜负了佛的教导,愿佛哀愍我。」 佛言:「都是自己心口造作,要归咎谁?」 耶祇向佛说道:「从今以后,一定悔改。愿奉持五戒,并每年持守三斋月、每月持守六斋日,燃香点灯供养三宝,身口意不敢再有所毁犯。」 佛言:「果能如是,极好!如你所亲见,亲身体会,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做善得善报,心念不善便得不善报。佛法是法中之师,教人去恶为善,得解脱,令诸天及人道中,愚癡者都能得到智慧,不再受种种苦。从今以后,改过迁善,不要再随心中的妄念而为,那是害人的根本。」 闻佛此说,耶祇心意开解,当下即得须陀洹果,欢喜离去。 耶祇回到家中,立即命令家中老小皆去到佛所,求受五戒,并持守三斋月、六斋日。之后,耶祇便出家为沙门,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跟随佛修行,得证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佛说耶祇经》 省思: 公案中,耶祇婆罗门捨外道归佛,但因不能受持五戒而心生退悔,诸鬼神遂欲害之,后得佛救护和教诫,真心悔悟,严守净戒,后随佛出家修行,得证阿罗汉。《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诸褝定,及灭苦智慧。」戒能防非止恶,助益行者清净身口意,进趋解脱之道。为佛弟子,当持守净戒,借由戒律的持守,收摄身心,进一步由事入理,契悟戒体,依此而行,必能得真正自在解脱,成就道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