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六)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一百四十六,开示大慧,种相诸识有三种相,谓转谓转相、相业相真相业相、共读真相。楞伽楞伽经义贯是开示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种相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六)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2、谓转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相业相真相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共读有修之仁者,楞伽各位高僧大德,开示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这个没有唯识基础的人,听起来就挺吃力佛就对大慧菩萨说:诸识就是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有三种相,你看到这个“相”,千万要不要认为那是一种境界,不是的,在这里,相是一种名词,相就是相状与性质,眼睛有眼识,有眼识的相状和性质;耳识有耳识的相状与性质;……意识——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的相状与性质;末那识——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相状与性质;这个相是指这个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与性质一般指的是见分,意思就是八识都会有转动之相,就是辗转变化的相状与性质,简单讲就是刹那生、刹那灭,意识就是分别执著,一直在变化,要不然唯识学讲什么叫做三能变。第一能变由真如转成第八意识此处慧律法师讲的是方便说,千万不能认为真如会转第八意识——整理者自解,第二能变由第八意识再加了一层执著,变成第七意识,第三能变由第七意识再转变成前六识,叫做三能变,识者,变也,也就是看到识,就是强大的执著,强大的分别,同时它会变。

5、换句话说,整个全世界七十亿的人口,没有一个人的心他是定下来的,只要他不学佛。因为识心分别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不是执著外境刹那生、刹那灭,分别执著,要不然就是落入这个种子跟影像跟习气,刹那生、刹那灭……所以,第八意识在里面转动,前七识在外面缘着外境转动,转动以后落下来这个种子,种子在第八意识里面转动,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如果把这两手放在这里,指的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就像仓库,然后自己里面也会转动,那么第八意识变化出来的前七识,它就随外境转动,外境转动落下的种子,第八意识,第八意识本身也会在里面转动,用这个手语就容易了解,第八意识落下来和种子,在里面自我转动,会有一种变化,识就是一直变化、一直变化。

一百四十六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1、所以,昨天的第八意识跟今天的第八意识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叫做不坏。那么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呢。现在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变化出来的前七识,这个叫做不坏。前七识落下来的种子呢。

2、到第八意识。前七意识叫做坏,第八意识叫做不坏。第八意识对昨天的第八意识来讲,昨天的第八意识叫做坏,我们今天叫做不坏。那么前七识,现在的第八意识叫做不坏,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叫做不坏,可是前七识对昨天的前七识,或者前一秒钟的前七识,前一秒的前七识叫做坏,现在的前七识叫做不坏。

3、那么前七识落下来的种子,前七识坏,第八意识叫做不坏。下一秒钟……所以就是这样子不坏,不坏转变以后,坏了落入我们的种子,第八意识跟昨天来比较,昨天坏,现在不坏,跟明天来比较,明天不坏,今天坏,它就一直在转变,后面会讲到,先给你一个概念。

4、诸识各有三种相状,谓转相,也就是诸识,八个识时时刻刻,都在辗转变化的相状和这个性质,是则辗转变化有种种的相状与性质,这个转相,你不要看到那个相,就认为那是境,这完全跟境没有关系,这里的相是指内在深处的识心。业相,在前面补两个字,叫做:无明业相。

5、阿赖耶识,也就是无明动,就造种种的业用的相状与性质,这个就是阿赖耶,我们称为染净和合识,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叫做含藏识——含有善的种子还有恶的种子,无记的种子,带着善恶的种子,还有无记的种子,看哪一个种子成熟先受业报,先去受业报,所以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无明妄动就造作恶业,有种种的留下来的种子跟习气,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与性质,我们称为业相。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