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为悟不需要再修行。需再修行要知道,为悟开悟后正好修行,需再修行而不是为悟不修。因为我们无量劫来的需再修行烦恼习气很重,不是为悟一开悟就能完全消除的。在《楞严经》上说:「理属顿悟,需再修行乘悟并销;事须渐除,为悟因次第尽。需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有些人一开悟,为悟所有的需再修行习气都消散了,立刻就空净了,为悟这种人当下就能了生死,需再修行但这是为悟极少数的。大部分都是悟后起修,时时观照,渐除烦恼习气。等习气都消光之后,这才能了生死。就像大海上猛烈的风一样,虽然海风一下子停下来了,但波浪得慢慢才能平静。古德说:「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浪犹涌,理现念犹侵。」正是这个道理。

初开悟又像刚出生的孩子,虽然孩子是人,诸根具足,但是得要好好餵养,才能慢慢长大,具备力量。又像早晨的阳光出来后,霜露得慢慢才能消除。修行也是如此,千万不要得少为足。

在《指月录》上我们看到,庵提遮女问文殊菩萨说:「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文殊菩萨回答说:「其力未充。」由此可知,只是明理还不行,如果不好好观照保任,正念的力量不足,还是会随妄念去生死流转的。所以,悟后一定要继续用功。

唐代圭峰宗密禅师说:「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多生妄执,习以性成,喜怒哀乐,微细流注。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

宋代真净克文禅师说:「圆满菩提道,熏修乃得成。理虽顿悟胜,事要渐除轻。镜借重磨莹,金须再炼精。劝令先自利,然后利群生。」此《坛经》中,五祖三更传法给惠能大师,告诉他说:「善自护念」。可见得,悟后正好起修,千万不要偏在一边。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