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则必证不退转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往生只要得生净土,则必证便可位登不退,退转我想这必定是往生指那些已经没有恶业的人吧。如果是则必证带业而往生净土的人,也能证不退位吗? 答:当然都可以证不退位。退转《大乘无量寿经》上说:「其有众生生彼国者,往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则必证」又《阿弥陀经》上说:「众生生者,退转皆是往生阿鞞跋致。」 又《净土十疑论》上说:「有五种因缘,则必证能令往生者皆证不退。退转一者,往生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则必证是退转故不退。二者,有阿弥陀佛光明常常照临,使菩提心不断增长,是故不退。三者,极乐国土中的流水、众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能出和雅音,宣说苦空等诸妙法,令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故不退。四者,极乐国土全都是诸菩萨作为良师益友,没有各种恶缘境界。外没有鬼神邪魔扰乱,内没有贪瞋癡三毒等污垢,烦恼毕竟无由生起,是故不退。五者,只要得生极乐国土,即与菩萨、佛同样具有寿命无量的果报,是故不退。」 又古人说:「不愿往生净土那就罢了,愿意往生则没有不得往生的。不往生那就没什么可说的,既往生则必证永不退转。」 《净土或问》(演莲法师译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九)【讲义】昔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日渐长大,出瓶不得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四)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刧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 「鬼子母」的由来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八)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五)【讲义】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九)我闻;即闻成就。我之一字,有四种不同
- 随机阅读
-
- 净土经论撷要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二)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國土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九)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六)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四)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二)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四)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刧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八)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六)【讲义】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九)【义贯】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二)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五)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