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併列
问:请法师开示,为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把心为何要把心与佛、佛众众生两者併列? 宏海法师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生两从教义上来讲,表达的为何是一个最究竟圆满的法性之理。 之所以能够把心、把心佛、佛众众生三者併列起来,生两这是为何从另一个佛法的根本法义——「万法唯心」的角度而说的。佛教里心的把心概念广大、周遍、佛众圆融、生两无处不在,为何它的把心异名还可以叫法性、佛性,佛众或者叫真如实相等等。真如实相是整个法界、宇宙万法中唯一的真理。我们所说的众生是属于凡夫的法界,佛属于圣人的法界,不管是凡与圣,都离不开一念心真理的体现。立足于这个层面来讲,它是平等的、无差别的。 这个境界很不简单,真正能够入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境界的人,至少是开悟的人。这句话真的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的。真正像天台宗修观法的时候,为什么说就观当下的这个心呢?因为他觉得佛法境界很高深,众生太广,我们的心量顾及不到,所以正好观什么呢?就是观心法了,天台宗所谓的圆顿止观、一心三观,大家不妨去体悟一下。 我们要想彻底理解「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法境,还要把心量完全放开,把所有彼此的对立——凡圣的差别、色心的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全部打通摆平才可以。大家不妨与「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这个问题套在一起体悟,实际上这里的「种智」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智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 《楞严经》第十六套:?10>五十种阴魔
- 《金刚经》分段贯释——明法身分第四【上】
-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5>
-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 《楞严经》第十六套:?17>五十种阴魔
-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13---15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7>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10---12 慧律法师主讲
-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 《金刚经》分段贯释——入证道分第十四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3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19---20慧律法师主讲
-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8>
-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发挥自己的优势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7---9慧律法师主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