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有三种功德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阿罗无生、种功杀贼、阿罗应供。种功这以下会说明。阿罗 「诸漏已尽」是种功指「杀贼」。阿罗汉的阿罗修行,他的种功智慧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他不管观什么都是阿罗生灭无常。比方说,种功三界果报的阿罗痛苦生灭无常,三界的种功快乐也是生灭无常,所以他以无常来遍观一切法,阿罗因此得到一个结论:三界的种功果报没有任何价值,不可爱乐!阿罗 比方说你从无常的观念来看一切法的时候,比方说,你看天空的彩云很漂亮,对不对?但是一般人对彩云只会欣赏,不会执着,因为他知道它是暂时的。所以恆常的存在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追求一种东西必须要稳定、常态。但可惜的是,诸行无常!所以,他这个无常一观下去以后,就断了三界的见思惑了。所以说「诸漏已尽」,就是说他能够调伏他的爱取。 「逮得己利」,他放弃了三界的果报,他修无常观,可也是遵照佛陀的意思去修的,所以他一定有所报偿。他得到什么?得到了涅槃寂静乐。「逮」,就是成就了一种自受用的涅槃寂静的功德。这个是指的「应供」。 第三个,「无生」。就是「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他的我空智慧能够消灭「有」,就是三界未来的生死果报。所以他不受后有,他的生命中已经没有这个「有」。阿罗汉死了以后就不再投胎了,他没有「有」这一块了,第二个,他也消除了三界的业因,爱取的烦恼是业因。所以,他同时消灭了来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业因。 也就是说,对阿罗汉来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今生的剩余果报还在。当然,他不能自杀。在经典上说,他就像一个转动的轮盘,那个转动的手——我们一般转轮盘要用手去摇它,那个转动的手已经没有了,所以他那个「轮盘」不再有相续的力量了。 阿罗汉就是每天去托钵,托完钵以后就去吃饭,吃完饭以后,他要没事干就入定。入定他不能超过七天,一超过七天他身体就坏掉了。所以他必须要在七天之内从定中出来,再去托钵,维持身体的相续。 所以,证到阿罗汉以后(除非这个阿罗汉很特别,他有大悲心,过去有大乘的善根),那么正常的阿罗汉就等待一件事情:我什么时候这一期业报结束,而入于涅槃?我什么时候放弃这个臭皮囊?所以阿罗汉他就是怎么样?他的人生只剩下这一期果报。最后一次了,我在三界就最后这几年了。所以他「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然而,阿罗汉的色身是不得自在,所以阿罗汉叫无生,因为他还有一次死亡。所以他今生的果报还是要受的了。比方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头痛的问题。舍利弗尊者有一次生病,头痛得很厉害,佛陀讲经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去了。但是,佛陀讲到一半的时候希望舍利弗尊者现前,就去叫弟子们把舍利弗尊者抬到讲经的现场,用担架抬过来。所以,阿罗汉的色身受业力的支配是不得自在。 但是对阿罗汉来说,他受这个果报跟没受一样,因为他有这个「无生」的功德,对这个色身不执着了。心不执着色身,所以他没有什么痛苦的问题了。所以这个阿罗汉就有三种功德:「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 绍云老和尚:只要坚持一到两年,你到哪一天往生都能预知时至
- 盖洛普优势丨“高敏感”“玻璃心”真的是人生的拖累吗?
- 缘起于心, 而修于心。
-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珠海体育中心汽车撞人致35死43伤,情绪失控有多可怕?
- 绍云老和尚∶ 慧持法师从东晋入定到北宋 一定就是八百年
-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恆真之性灵
- 舍,可以养福;静,可以益寿。
- 绍云老和尚∶ 慧持法师从东晋入定到北宋 一定就是八百年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 法藏法师:佛教不主张且极力反对“安乐死”!
- 没有恒心,难以成事
- 真实的能量只存在于当下
-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 绍云老和尚: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 界诠法师:不论修什么法门,要问问自己我烦恼还有没有少?
- 法开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曾经对我说,兜率内院有你的位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