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利尊罗方七十四,开示心中初求,心中姓及行最后檀越,初求慈以为斋主,最后主无旃陀择微无问净秽,为斋问净刹利尊姓,秽刹及旃陀罗楞严经讲义是共读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楞严利尊罗方,这两部开示是开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心中姓及行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初求慈有修之仁者,最后主无旃陀择微各位高僧大德,为斋问净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解释一下:阿难心中初求,出去行乞;最后檀越,为什么是最后呢。因为修供佛在先啊,所以,大家都出去应供,阿难当然就是最后了,就是发心布施给我阿难的,名是最后的。 5、这个檀越,“檀”就是梵语;“越”是中文,梵语跟中文加起来,叫做檀越这一句话特别的重要,“檀”是布施;“越”就是超越贫穷。意思就是说:你要肯布施的人,才有办法超越那个贫困。 1、换句话说:贫穷怎么来的。就是不肯布施,就一定会感得贫穷的果报;唯有布施,能够超越贫苦。所以,这个“檀越”,是梵文和中文黏在一起。 2、阿难的初求,就是等于最后的施主,以为斋主,也不管是净、是秽,是刹利尊姓,或者是下贱的旃陀罗;旃陀罗叫做屠夫。方行等慈,就是效法、依法,行这个平等乞食之慈。发意圆成,“意”就是发大乘心,圆满成就一切众生,不管是贵族,或者下贱种;或者是有钱、没钱,富贵、贫穷;不管你的职业,我都这样子的平等的行乞,让大家都有种福田的机会。 3、所以,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也就是说:让这些贫穷、富贵的都有布施的机会,也借着因为布施僧宝,来超越生生世世的贫穷。【四、欲行等慈:小乘乞食,向拣五家:】“向”就是一向;“拣”就是拣别,也就是五种人家不靠近、不乞食,也不受他们供养,因为要避嫌;二、要避受境所转,怕这个恶的境界现前。一个是避嫌;一个是受境界所转。【一官,】权位高的,要避开来,出家人,常常去,人家会说攀缘高官,说高攀【二唱,】就是唱妓,专门演唱,娱乐大家的。 4、【三屠,】就是杀,杀猪、杀牛、杀羊、杀鸡、杀鸭的,只要是杀业,以杀为业的,统统叫做屠。【四沽,】“沽”就是买卖,这个“沽”包括二个:买进来再卖出去。 5、所以,沽酒,沽酒,只要是买卖酒的地方,都不能靠近】淫舍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妓女户,灯红酒绿的地方,出家众乞食是不可以的,是佛所禁止的,因为怕讥嫌,而且怕被境界所转。【今次第循乞,阿难心中,初求最后檀越。共读楞严开示
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