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缠使却字字珠玑,行中把我们的障碍「三障」(即烦恼障、业障、缠使报障)披露得淋漓尽致。行中学习《怡山发愿文》,障碍令我印象最深的缠使是那句「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行中在佛教中,障碍「缠」和「使」都是缠使烦恼之异名,意为烦恼。行中每个人都有烦恼,障碍而我们的缠使修行,就是行中一个让烦恼从有到无的过程。通过解读《怡山发愿文》中的障碍「十缠十使」,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烦恼。 十缠,指十种缠缚众生之烦恼。包括: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惛沈、嗔忿、覆。 通俗来说,就是在背后做了坏事却不知道悔过,也无羞耻心;在大庭广众之下作恶却不知羞愧;看见他人过得比自己好,心生嫉妒;对于人世间的财物和出世间法,不肯布施;遇到不如自己意的事情,便心生嗔恨,而忘失正念;即使在禅修中也是昏懵不醒,心念动摇不能摄伏;昏聩懒惰,不加精进而沉坠苦海;对自己的过失,因怕别人知道而隐藏起来……图片 十使,又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为一切诸使之根本。包括:贪慾,瞋恚,无明(又云愚癡),慢,疑,身见(又云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 贪瞋癡三毒是多生累劫造成的,毒害着我们的法身慧命,需要有戒定慧来对治。 慢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也是累累可见,慢包括: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七种类型。慢是指对不如自己的人产生轻慢之心。过慢则指即使我们财富智慧相同,还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慢过慢就是别人的才能超过自己,还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我慢就是自己一切都是好的,别人都不如自己。增上慢,自己没有也说自己有,未证言证。卑慢,面对极优秀的人,认为自己仅仅稍微不如对方;或虽然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却绝不肯虚心向对方学习。邪慢是自己无德还诽谤别人。 疑是对三宝、因果轮迴犹豫不决,产生怀疑;身见就是执着于我及我所做的一切事情皆为实有;边见是极端的认识,觉得人死如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要么就是生生世世都是人,执着于一边,执断非常,执常非断;还有一种邪见,就是没有信仰不信佛,也不信三世,信不具,没有佛性;见取见就是一个错误的见解,错误的修行方法却以为是正确的;戒取见是对一些外道的邪戒,错误地认为是戒,以此来执行。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最大的障碍,究竟如何我们才能跨越这些障碍,不被烦恼所控制呢?以前我们不知道烦恼产生的根源,总是觉得别人怎么对不起自己,不会从自身找问题,更不会内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这些烦恼障的时候,要观察烦恼生起的因,随时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来观照,了知生命的真相就是无常,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不会提前告知,我们要时刻觉知无常,才能把烦恼转为菩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八)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二)何谓真心,何谓性定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七)修楞严要旨
-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一)【义贯】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八)【讲义】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三)【义贯】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七)【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 随机阅读
-
- 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八)【讲义】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五)【讲义】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二)【义贯】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三)欲漏 有漏 无明漏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二)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一)经云:“淫怒痴性,即戒定慧性,”以登伽之事证之,即可断疑
-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七)【讲义】巳五 识阴 (分三)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八)【讲义】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八)【讲义】三细六粗
-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五)【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九)【讲义】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四)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五)【讲义】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八)【义贯】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九)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