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二)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五十二,开示王闻是百王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闻言楞严经讲义是信知喜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身后舍生,这两部开示是趣生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诸大众踊欢迎各位有学之士,跃欢有修之仁者,共读各位高僧大德,楞严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百王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闻言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注释:【信知身后,舍生趣生】:波斯匿王不但[知],而且[信]此身亡故之后,并不全都灭尽,而于舍掉此生之后,仍到他处受生。你不修行就继续轮回,就这么一回事。 4、痛苦停不下来的。为什么要学佛。 5、就是四个字:为了[离苦得乐],而且是究竟乐,佛弟子应以法为乐,不应以欲望为乐。所以,在《阿含经》,佛陀一再的这样宣示,一再的告诉佛弟子:佛子应当以法为乐,不应以五欲六尘为乐,因为那个五欲六尘,它一定会败坏,不管你喝了多少酒、抽了多少烟、你交了多少的女朋友、你多少的财富,它一定会败坏的。那说:照这样讲,就不要读书了。不需要拥有现在的知识性了这观念不对的,观念要改变,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很重要的。 1、譬如说:你悟到缘起性空。假设说:把你们二个,一个悟到缘起性空的,把你放到哪里呢。把你放到亚马逊河,放下去,你知道,因为你是悟到缘起性空,没有错啊,万法毕竟空、无常,这个都没有错。 2、突然把你放到亚马逊河你要跟谁学。要跟亚马逊河的原住民学习如何的生存,你没办法活的。 3、那个亚马逊河湿气重雨林原始森林,不适合人类住的,它的湿度太高,没办法散热。有两个美国人,到一个原始部落。 4、这个原始部落,每一个人都没有穿,那个美国人就说:哎呀。这是野蛮民族。 5、称人家是野蛮,因为他还没有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后来这两个科学家就跟他们原住民生活在一起。我彻底的来了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脱光光。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五十二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 让生活像花儿一样
- 私心与杂念
- 禅宗青原行思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 老和尚,能不能讲一讲怎么样参禅?
- 绍云老和尚:真出家,提到名利这些事都会怕
- 素食很强大,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素食!
- 阿弥陀佛梦中加持,伤口脓疱居然全部消失
- 禅宗永觉元贤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绍云老和尚:要多看《楞严经》,修行的一步步,佛在里面讲得很清楚
- 羡慕别人,不如成就自己。
-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 真正的成长,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 绍云老和尚:你这个道场发心不发心,干好事干坏事,伽蓝神丝毫都要把你记下来
- 禅宗永觉元贤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 禅宗单刀直入 直下见性
- 绍云老和尚: 要想把这句佛号,念得清清净净,身心都很安稳,还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 禅宗南岳怀让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