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1---3慧律法师主讲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四,多罗1---3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法师 2、主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宝经 3、慧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师559页,主讲“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从这里开始,楞伽也是我们第四套《楞伽经》的开始,所以昨天呢,我们给它一个段落,那么今天呢,又有一个段落的开始,就是第四套开始。【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佛告大慧:为惑乱,以彼惑乱大慧,如春时焰、火轮、垂发、揵,á,闼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谓离性非性故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说:世尊,常声者,这个“常”就是佛所说的真常法的音声,也就是佛所宣说的常乐我净,那个真常法的声音。 4、就是依什么事而说,有佛的真常法的声音,佛是真常法是依何事而说。佛告大慧:为惑乱,因为众生迷惑在这个生灭法,来来去去,增增减减,要不然二乘人或者是凡夫,都迷惑于常或者是无常,因此对境、对这个相起这个执着,因此产生了惑乱,妄想不断,以彼惑乱,就算外境的这个惑乱法,诸圣亦现,圣人也一样生活在现实的状态之下,也一样有相、有境界。 5、只是圣人看得破、看得开,能透视它空无自性,所以圣人不做颠倒解,也就是说:圣人有正智,有佛的智慧,不会起颠倒见,说:而非颠倒,也就是说圣人不会做颠倒之见解,大慧,万法就像春天的阳焰、就像旋转的火轮、不实在,就像眼睛有毛病,见五色毛轮垂发、就像揵(á)闼婆城、海市蜃楼,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梦、一切法就像镜中像,空无自性,了无痕迹,而世间人却在这个不实在的世间里面,像春时焰、火轮、垂发、揵(á)闼婆城、如幻、如梦的、如镜中像,这个不实在的世间却起颠倒见,世间颠倒,死执不放,不知道万法都是空无自性,所以因为世间人起颠倒见,所以死执不放,非明智也,这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呢,这些妄相、妄境,对于明智之人并不是说隐而不现,也就是说:圣人一样生活在这种现实的状态之下,也一样有相,也一样有境,只是不起颠倒而已,凡夫跟圣人都生存在同一个空间,但是众生起惑,然后心动乱,因此同样是面对现实,可是圣人他看得开,而凡夫却卡死在这个假相里面,说: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彼外境让人惑乱的法,有种种差别的妄现,非惑乱作无常。“非”就是并非,并非彼惑乱法所作的无常相,也就是,惑乱法本身并没有所谓种种无常之相,无常之相是起于内心妄动的主观意识,而你承认客观的存在性,而内心里面不知道万法那个相空无自性,却起无常相之想,重点还在你内心里面那个妄想,说: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 1、这些惑乱法实在是离于有,或者是离于无,惑乱法本身不起有无见,所以离有离无。诸位,举个例子来讲,你比较容易明白,譬如说,这金钱,诸位,金钱,你说你不贪,摆这个一千块,你大概不会贪啊,我如果摆一百万美金,摆在这个地方,这一百万的美金有没有说话。没有,那么会让人惑乱吗。 2、也没有,美金摆在那个地方,就物的本身,金钱也是一种物,会让你惑乱吗。惑乱,问题是你起这个贪念,那么圣人不一样,圣人持戒,同时也了解这个钱是虚幻的东西,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也知道钱~我们持佛净戒的人也无贪,就算拥有了东西,那么,它还是无常,还是空性的东西,再来,金钱也是空无自性,它本身并不实在,但是你也不能说没有这个钱现在眼前,因此凡夫跟圣人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凡夫一直动妄念、妄想,一直贪着这个境界,这个非惑乱就变成惑乱法,钱本身不是什么惑乱、不惑乱法,可是凡夫就认为钱会惑乱众生,为钱杀人啊、放火啊、干这个不好的勾当啊,昧着良心,什么事都干得起来,这问题出在哪里。 3、问题出在一颗没有智慧的心,但是这个钱放在圣人的面前,圣人了一切法如幻,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他没有这个东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贪着它,就会有灾难,因此圣人没有妄想,所以所谓惑乱,本身这个惑乱法,这个金钱,金钱本身非有非无,你说:有金钱吗。方便说有,可是金钱体性本空,其实是没有,而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众生没有智慧,把这个钱看成实体性的东西,因为从小到大,钱就变成开路先锋,什么都要用到钱,钱变成一种好像真的有那么魔力一般的,注入每一个人的妄想心中,所以,钱钱钱……到处都是钱,只因为我们活在这个现实的状态之下,就变成非惑乱的东西变成一种惑乱。 4、好,整句贯串起来,解释一下:说: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说:世尊,说真常法的声音,也就是真常之法,到底佛是依什么事而说有真常法呢。佛告大慧:因为众生迷惑于生灭相、来去相,或者常、无常的境界为惑乱,以彼惑乱,就算面对于相、境这些惑乱,众生认为惑乱法的,诸圣人也是一样现在圣人的前面,只是圣人面对一切相跟境界不起颠倒解,也就是不会执着,因为了悟它是空相的,说:大慧,万法就像春时的阳焰、火轮、垂发、揵闼婆城、海市蜃楼的不实在,万法如幻、如梦、如镜中像,而世间颠倒人一直拼命的执着、分别、起颠倒见,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圣人,这个不是一个明智之人,但是在圣人的角度来讲。然而彼诸妄相于诸明智之人,并非隐而不现,然非不现,圣人一样现相、现这个境界,只是不着,意思就是:圣人一样生活在这个时间、这个空间,只是圣人不起颠倒见,而凡夫拼了老命起贪、瞋、痴,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差别的妄现,并不是惑乱法本身有所谓的常或者是无常相这个惑乱法实在是本身是空无自性,离有、无,“非性”就是无,意思就是惑乱法实在是离于有或者是无,而众生妄执为有或者是无,因此有钱人就会过得心情很开朗,无钱人就过得很痛苦,所以由于生长在我们这个妄想、妄现的这个世间,就没有办法用一种非常客观的角度去看这个假相。【注释】“常声者,何事说”:“常声”,说真常法之声,亦即魏译作:“常语法”。 5、“何事说”,依何事而说。为什么佛要讲万法体性本空叫做真常,谓如来所说的常法,为到底是依何事而说的。“为惑乱”:“惑乱”,本身是虚妄、令人迷惑痴乱之法,指世间之种种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财、色、名、食、睡这些去来、常无常等法。此谓是为依于世间令人惑乱之法。《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四1---3慧律法师主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