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念佛诸佛形像,形象先不兴端正男女,出现可爱之境,太高令人心着。念佛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形象先不兴罗剎之形,出现种种可畏之像,太高来怖行人。念佛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形象先不兴动乱人心,出现令失禅定,太高故名为魔。念佛 先讲这个顺情境,形象先不兴约着这个色尘,出现先讲色尘。或者现出你的父母兄弟,他知道你的父母兄弟的感情特别深,现出父母兄弟的相貌。或者现出诸佛形像的相貌,这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现出凡夫的境界也就无所谓了,但是他现出的是我们的一个皈依境,现出一个阿弥陀佛的相貌,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相貌,我们平常拜佛的时候,我是以那个阿弥陀佛的相貌当我的皈依境,我打坐的时候刚好现出那个佛菩提的相貌出来。 蕅益大师讲的好,蕅益大师讲怎么念佛呢?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好就好在那一句一心不乱,你念佛的目的不应该把它定义在你要见佛,那只是一个枝末。我不是为了见佛,我是为了什么念佛呢?我执持名号的目的是达到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宗旨,这是一个关键啊。所以蕅益大师讲三力不可思议,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三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你能念的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 第二,所念的法,这个名号,所念的法不可思议。 第三个,弥陀的本愿的加持力,不可思议。 所以这个自性功德力也是很重要的。你内心当中要依止你的清净心来念佛,不能有有所得之心。 窥基大师说,念佛的时候有佛像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的念佛来锻炼他。如果他的相貌是一个阿弥陀佛的显现,你用信愿持名这样的因缘来锻炼他,因果相符,感应道交,他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增长广大。 如果说这个佛像是魔所变现的,魔的心是一个无明妄想的境界,那你在念佛的时候,你是信愿持名,这个方向是趋向于一个无漏的功德,那么这个因果不相符了,因是信愿持名,这个果是一个魔的相貌,这个时候他经不起你的锻炼,真金不怕火炼,这个假金,你这个火一念,他就消失掉了,因为他经不起你这样的信愿持名的力量,这三种力量,你一念佛,三力现前,来锻炼这个相貌,他经不起你这样锻炼。所以这个魔他现出诸佛形像,这个是要值得注意的。 或者是端正男女,或者是可爱的境相,总之就是让你生起贪着心。或作违情的境界。你内心当中恐怖的境界,虎狼师子,罗剎了,这种可怖畏的相貌,来怖畏你,使令你以后再也不敢打坐。或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目的就是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 小心!你可能一直活在自己的假想里
- 妙莲老和尚: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全)
- 广钦老和尚:念佛人老时不怕死,还有个西方极乐世界可去
-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 如诚老和尚 | 老首座说:“五里路外的蚂蚁拉草,我听的吱吱哗啦的”
- 困住你的从来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妄念
- 如果生命就在此刻终止,你最遗憾的三件事是什么?
-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 弘一法师说: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离开是因为还清了。
- 妙莲老和尚: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全)
- 反闻闻性。旋闻与声脱。
-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德林老和尚: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问君何处安身
- 德林老和尚:学佛的人必须解行并进
-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
-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 天因律師 ∶ 过中了吃饭粒剩菜,那不叫惜福,是犯戒,要持戒才对
- 如果生命就在此刻终止,你最遗憾的三件事是什么?
-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双管齐下,往生决定有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