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积德才能延寿

【原文】

积德才能延寿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积德龙眼遂价贵一方。延寿又吾乡一老叟,积德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延寿二老母,积德一嗜米饮,延寿一嗜川椒,积德寿俱九十以上,延寿旁观者复傚法之。积德又一老人,延寿清晨服蜜汤一杯,积德倘其永寿,延寿而诸蜂乏食矣!积德

嗟乎!延寿摄生虽君子所不废,积德而死生有命,圣谟洋洋②。故夫子仅登古稀,岂其养生之无物。颜渊早夭三十,将无箪食以伤生。而有耄耋期颐③负贩于道路者,曾饘粥之不继者也。则知宗伯以积德延寿,龙眼何与焉,又况乎金仙氏④之长生也。

【注释】

①宗伯陆公:宗伯,官名。古代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陆公,即陆树声,明朝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初,官至礼部尚书。为人持正,宽容乐善。享年九十七岁,卒謚「文定」。

②圣谟洋洋:语出《尚书·伊训》。谟,如器之有模,立之于此,万世之所取正。洋洋,形容美善。

③耄耋期颐:耄耋,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④金仙氏:指佛。据《稽古略》上说:「宋徽宗宣和元年,诏改佛为大觉金仙。」

【译文】

大宗伯陆树声活到九十七岁的高寿,有人打听到这位陆老先生平常爱吃龙眼,因此该地龙眼涨价特别贵。又我家乡有一老大爷,寿数比陆宗伯还多六岁,而他平常爱吃蒸豚;还有二位老大娘,一位爱喝米汤,一位喜食川椒,寿数都在九十岁以上,也有不少旁观的人傚法他们的饮食习惯;又一老人,每天清晨起来服蜜汤一杯,假使也能得永寿,恐怕连蜜蜂也将没有蜜可吃了!

唉!保养身体虽然也是君子所重视的,然而死生有命,圣人立模堪称美善。即便孔夫子也只是活到古稀之年,难道是他没有养生之物可吃吗?孔夫子的弟子颜渊(即颜回)早逝,仅活至三十岁,莫非因箪食而伤生?可是世间也有活到七、八十甚至上百岁,仍挑着担子出门做小本生意,而他们平常却是连稀饭都吃不饱的人。由此可知宗伯陆公是因为平常积德而延寿,与吃龙眼并没有什么关系?又何况佛还有长生不死的法门呢。

《竹窗三笔》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