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问: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何帮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奉献一份力量,助更众生让更多众生离苦得乐。多的得乐但作为在家居士,离苦如何定位自己的何帮身份来传法和护持三宝?如何做,才能够在这个断灭见严重的助更众生时代帮助引导更多的人入佛门? 大安法师答:你有这份发心,这是多的得乐值得赞歎的。怎么去帮助更多的离苦众生?首先,你先把自己料理好。何帮你自己修行的助更众生福德智慧一点都没有呈现,你想去度众生,多的得乐是离苦很难的。你劝别人修行,何帮人家反唇相讥:「得了吧,助更众生看你那个样子。多的得乐」所以,先把自己料理好。 而且,对去传法这桩事情,是不能用攀缘心的,不能用事业心的。你要有这个发愿,有愿,但不要去求,求是求不到的。这个法的尊重,常常是你修行好了,别人向你求法,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如果人家没有向你讨教,人家对你的信心也不够,你就自我推销,「我读了很多经,我水平很高,你得请我去讲开示,或者讲哪部经」,这行吗? 所以定位自己,先把自己的福德智慧做好。首先是要解决信心问题,自信教人信。在末法的时候不一定要证到什么果位才去弘法,信心成就就有资格去弘法。自信教人信。但你能不能说信心就过关了?信心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没有真正的根本智的开发,这个信心里面是夹杂着很多怀疑的。在《华严经》里面文殊师利菩萨是代表十信位的表达,那是以文殊的根本智作为背景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确实是断灭见很严重的时代,认为人死灯灭,没有前生,没有来世。宋明理学也在这里推波助澜。所以一个人奉行断灭见的邪见,他基本上是没有奉行道德的这种念想的。因为没有轮迴,没有因果,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肆无忌惮了。因为没有任何惩罚的力量。 原来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些他都认为是迷信了。于是,他会把现世的慾望、权势、财富看得很重,为了获得这所谓现世的成功,他会不择手段的,用尽心机的。他不相信有来世,实际上临命终时他会看到三恶道的情形,这时候悔之晚矣。所以我们确实感觉到帮助这些邪知邪见的人建立正确的知见是非常重要,这些邪知邪见的人害自己,也害自己的子孙后代。 在传统社会,儒道释三家文化是主流意识,大家很容易接触到这种文化传统。而且,每个村庄基本上都有寺院,寺院是传达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地、载体。现在可能这个载体不存在了,寺院不多,面对着我们这么一个人数来说,还是很少的。 没有这些提升精神层面的机构,他干什么呢?他只有去搓麻将,看电视,喝点小酒,都在物质层面浪费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真是要传播儒道释三家圣人的教诲。传播的渠道很多,或者是书籍,或者是杂誌,或者是电子产品。总之,只要发这个心,总会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 先不要做得太广,先从身边的人做起,先度家里的人,然后扩大到同学、朋友、师长,公司的客户,慢慢地扩大。而且,这都是需要自己比较优秀,人家对你信任,再跟他说这个,比较能说得进去。你只要发了这个心,尽量去朝这方面去做,三宝的力量也会加持你。 阿弥陀佛的发愿也就有一个意思——展转相教,展转度脱,都要把所有的众生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最终的目的,不是一般的入佛门,而是一切佛的开显都是要让众生离开生死轮迴,圆成自己本具的佛性的。这个终极的目标不要忘记!不能仅仅是得一点人天的虚幻的快乐,乃至于声闻、缘觉的化城,这个利益都不究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 界诠法师:我们得人身,最起码的要修三皈五戒乃至十善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真正的精进、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
-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 舍,可以养福;静,可以益寿。
- 盖洛普优势丨我为什么选择成为优势教练?因为自我否定真的太痛了
- 耀智法师: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 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绍云老和尚:想样样如意,你修什么行?到生死关头能如你的意啊?
- 绍云老和尚:遇邪师说法,不要当面交锋,私下讲这个不合正法,拿给他佛经对照看。很重要!
-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 舍,可以养福;静,可以益寿。
- 法开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曾经对我说,兜率内院有你的位置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 绍云长老:到四五十岁就要渐渐断除夫妻淫事,否则想往生就难了
- 界诠法师:自己不修,临终找几个人拼命念,就热啦往生啦?
- 绍云老和尚:遇邪师说法,不要当面交锋,私下讲这个不合正法,拿给他佛经对照看。很重要!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