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九)【讲义】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共读楞严开示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三百四十九,开示【讲义】阿难汝观:城中未食之家,百讲欲炊爨时楞严经讲义是义阿欲炊阳燧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难火,这两部开示是性无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寄于欢迎各位有学之士,诸缘有修之仁者,汝观日前各位高僧大德,城中爨开悟见性的未食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手执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求火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共读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九)【讲义】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3、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辰二火大,分四,][巳初标性约求二就求详辨三结显体用四双拂二计今初]这个火大不是你生气那个火大,这个火大是指宇宙当中孕育着火种,随时随地会有火经文,【阿难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火性没有自体性,[无我]就是没有自体性,寄于诸缘,缘起,火就跑出来汝观城中,你看看这个城中,未食之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欲炊爨时,这个[爨]就是烧煮东西。

4、手执阳燧,古时候取火之具,有的就是铜把它磨成圆圆的,会反射光线,只要你的方向向着太阳,火就出,就像今天的凸面镜焦点,你只要对焦对对了。日前求火,在太阳底下,古时候用铜凸镜,把太阳光对焦,对准了火就生。

5、【火大之性,无有自体;我即自体。寄托于钻木、执镜、击石等诸缘。又日、艾、镜三者】,日就是太阳,艾就是艾草,艾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嫰叶可以食用,老叶可制成艾草,可以当作针炙用。日光就是太阳,底下放艾草,镜放在中间只要反射过来的光,集中在艾草,现在凸透镜就能够光线直接贯过去,以前就铜,反射过来铜集中。

三百四十九【讲义】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1、日、艾、镜三者【为诸缘。温陵戒环法师所谓:‘火无体,寓物成形者’是也。汝观下,要阿难就事以验。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未食之家,要炊爨时,手执阳燧,在于日前求火,以为炊爨熟食之用。

2、阳燧是取火之镜,以此试验,火大是否和合而有】。底下佛陀所讲的统统不是和合【阳燧,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如镜之状,照人则影倒】,影子颠倒,【向日则火生。淮南子曰:‘燧、火方诸也】。方诸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精珠,这个[方]就是石,石珠就是水精珠。

3、【王充论云:五月丙午日午时,烧炼五方石,圆如镜】,五方石就是古人反射日光用的,【中央洼】,就是凹进去,这是古时候用的。【天晴向日,其光影注处即烧。引此一事,以为下文,破和合立难之本】。[巳二就求详辨]经文,【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4、【此举和合之例反例火大。凡言和合者,必先分而后合,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是为和合;众虽为一,若诘其和合之根本,各人有各人之身,皆有各人所生之姓氏、种族、名字不同,后合为一众。

5、火大若是和合者,火大是一,若诘其根本,亦应各有体质、种类、名字不同,如可指出日来之火】,从日光来的火,还是【艾生之火】,还是【镜出之火,今合为一,可说和合,若不尔者,和合之义,自不能成】。【如舍利弗,婆罗门种,此云净裔,谓是梵,净也,天苗裔】;梵天就是净天。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