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疏文】诸圣者,念佛佛及菩萨也。法门自凡望圣,妙殊隔之又隔。念佛而今不出片言,法门直登不退。妙殊片言者,念佛即所念阿弥陀佛之片言也。法门至哉二句,妙殊赞辞。念佛至,法门极也,妙殊至极而无以加也。念佛妙者,法门即上四句,妙殊总明妙义。用者,力用也。 这段疏文是诠释「齐诸圣于片言」。齐者,齐等。诸圣者,佛及诸菩萨也。片言者,意指简短的四字洪名(或六字洪名)。 从大乘修证阶位来看,自凡夫望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圣众,其功德、智慧、相好、辩才等,相差何啻天渊之别。而今不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片言,能令十方凡夫带业往生彼土,逕登不退转位(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作阿鞞跋致菩萨,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十方凡夫众生,带业往生彼土,便与弥勒、观音等补处菩萨一概不分高下,功德位次齐等。此乃莲宗「全摄佛德为己德」「念念即佛」之不思议特质所致。 是故,释尊将闻信修持念佛法门者,誉为「则我善亲友」(《佛说无量寿经》)。又赞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诸佛菩萨以友道视诸念佛行人,彰显阿弥陀佛大平等愿力,全摄佛德为己德,父财子用,生佛不二,佐证「齐诸圣于片言」之胜妙,真实不虚。 最后二句为赞辞。至哉,意谓持名念佛之殊功妙德至极而无以复加,与「大不可思议」意蕴表达相似。妙者,即上文四句(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总括阐明莲宗念佛法门奇妙殊特之法义。 用者,意为力用,或云功德作用。何能为此妙用,内含三重法义,一者净业行人自性本功德力(性具光寿妙德),二者净业行人信愿称名之念力(修行功夫),三者阿弥陀佛弥纶法界之威神愿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此三者相辅相成,本性功德力如舟船,念佛心力如橹棹,阿弥陀佛愿力如顺风。三力周备圆摄,必得诞登彼岸,作阿弥陀佛法王子,一生圆成佛果。 证知,华严大经所尊一生成佛之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末后导归安养,却在此《阿弥陀经》。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奇倡极谈,十方众生成佛之大事因缘,悉皆系于此经。其功德力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我等智浅,何能称述,唯有仰信佛语,老实念佛,成办往生大事而后已。 《弥陀疏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 弘一法师∶自作聪明是劣智
- 憨山大师《费闲歌》: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行。
- 最近发现老公变化有点大……
-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樑
- 朝过五台山佛母洞,再不失掉人身
- 念经有邪念,是因为身体有污染缘故
- 我以为成长是不断做加法,但结果竟然是…
-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 最快成就福德的办法
- 提醒读者行者今人读《金刚经》有四病当除
- 我又一次拒绝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原因竟然是……
-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 文殊菩萨是古佛再来,出生时有十种祥瑞
- 忏云老和尚:佛菩萨念念都在惦记你 但你有惦记他吗?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 成年人的世界,是无需说教的。
- 感恩您!伟大的 释迦牟尼世尊!(腊八节)
-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