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保持正念
1、刻刻凡夫菩萨,保持这个身份,正念善男子善女人,刻刻是保持在透彻明理以后,别教的正念信位,这个心,刻刻有信但力不足,保持直面诱惑虽有觉悟但还会陷进去,正念还有很多的刻刻妄想分别执着,痕迹比较明显。保持在家人主要是正念在生活中修行,动用中用功,刻刻慧解脱,保持观慧,正念凡夫位的观慧,还不是贤位阶段的假观的慧。 2、凡夫随顺觉性。贤位阶段是未入地菩萨随顺觉性。其实不同的就是这个心,底色,入地菩萨的底色称为“地”。十信满心了就到了初发心住,贤位的资粮满了“入地”。 3、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根本智就是这个空性,空的程度,离相的智慧,到别教的初地才圆满空智,【空如来藏,立大圆镜】。 4、差别智,就是这个“用”。“用”,一个层面是自度,就是在事上离相的功夫,事上磨练看你的心里的观念,无明的厚薄,还有多少黏滞。“用”,另一个层面是从利他来讲的,也是在事上磨练,看你的方便般若,做事的智慧,度人的智慧。当然也有离相,度人没有度相。 5、凡夫有四相,修行人有四相,菩萨也有四相。【若自无缚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我们现在,凡夫菩萨,初心来说,有很多的“缚”都是认知,理不明,或者粗浅的明白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内化为价值观,在生活中不能应用,还是无明比较厚重,所谓的障深慧浅,修行最重要是是从见地上转念,把根深蒂固的颠倒的观念转变过来,怎么转念呢。直接从大乘见地,华严转念,一般人更适合从四念处开始,先破我相我执,再破法执,法见的执着例如某些观点,多闻多思考,多读书,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人物等,从他们身上看到光看到执着,再反省自己的习气。 1、【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我们现在多数的修行人,其实忙着持戒,或以爱见心行世俗的善,有些执着禅定,在四禅八定里面,还有些自己解脱。 2、贪著禅味,也是菩萨缚。执着个人解脱,在生活中烦恼了就入到空寂里,从空寂里出来以后又有贪欲与嗔心,无明没破,对世间法也没有什么方便智慧。这种的情况还是老修行人呢,一般人到不了空寂。 3、所以,按照《维摩诘经》来看,心外求法的人太多了,容易对境生种种的执心,心里的观念没有转变,看他人过失,你不生心的人呢他们执着一念不生就是道,心里的观念没变,慈悲忍辱等其他的资粮也都不重视,其实一念不生有多种的情况,当下的一念心这个觉有很多的差别,凡夫随顺觉性,未入地菩萨随顺觉性,已入地菩萨随顺觉性等。《起信论》讲不同的阶段这个“觉”有哪些差别。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能够保持觉知,就很不错了,把四念处修好,就需要很多年,能够解决掉大部分的烦恼,已经大大超过一般的心理咨询了。 4、我们修清净行的时候,要除去一些污秽,这是指内心说的。就是你把心里不正确的思想,都除掉,照顾你的正念,随时不失,常时提起正念。怎么锻炼我们的正念呢。文殊菩萨告诉我们,随时锻炼,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发菩提心。 5、念念不忘成佛。~梦参老和尚法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
时时刻刻保持正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