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十三套:?3>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1、楞严《楞严经》第十三套:。经第加行净明3>道场加行,套>四种清净明诲,道场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种清道场加行,楞严四种清净明诲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加行净明 2、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道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清 3、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加行净明底下,套>以及身上爇,道场ò,种清一香炷,那我不只,我爇了差不多三十个。[此教舍身微因。 4、]舍身微因,因为这个身体是最难看破的。[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大乘心,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因为这个色身就是有为相,这个色身一定会败、会烂、会坏。所以,佛陀一直交代我们,要看得很开。[修三摩提,即耳根圆通,如幻三摩提也。 5、此句下义含虑有宿生盗业,为障胜修,故教修如是微因。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者:为供养佛故,亦为仗承佛力,销宿障故,又为求佛证明。 1、然灯烧指,及爇香炷,]这个念爇ò,“爇”就是热,烧的意思[此为舍行,一切难舍,无过己身,今则难舍能舍,信其定消宿业也。]所以,你想要消宿业,简单讲:连这个身体都可以舍得出来,这个才是真正修行人。 2、【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说: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只有燃一炷香。所以,受过比丘三坛大戒的人,他的头顶上就有戒疤,宿债已经酬还了、酬毕了。 3、长揖世间,这个“揖”就是拱手,永远的辞去了。长揖,拱手作礼叫做揖,就是再见,有礼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的觉路[我说是然灯烧指,及爇香炷之人,无始宿业盗债。 4、何以舍身微因,即获如是善果耶。盗者,取他身外之财物,利养此身,今则舍难舍之自身。一念舍心,即是大智慧光明,]舍就包括身心世界、金钱名利[无始宿债,即是黑暗][长揖即永辞也,]永远辞去三界的业。[世间即有漏三界。 5、永脱诸漏者:谓永远脱离无上觉路者:正谓无上妙觉,菩提之路,即五十五位圆通已后事,此人虽未即明圆通法门,信知必得,决知无有疑心也底下,经文:【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果你不这么做,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连这个舍身的微因你都做不到,就算你今天证得了无为,果报还没有还完,必还生人,再出生、再投胎变成人,也还是要酬其宿债,就像我马麦之报。解释一下:[设若不为此舍身酬债微因,以求忏悔灭罪,则纵成佛,虽得无漏无为,必定还来生于人间,酬其宿债,以其宿业未尽故。如我在毘兰邑中食马麦之报。按《兴起经》:昔舍卫国毘兰邑,阿耆达王,请佛与五百比丘,三月供斋,时有魔惑王心,入宫耽荒五欲,]供佛供了六天,[供六日止。《楞严经》第十三套:?3>道场加行
四种清净明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