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3>
1、楞严《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即藏界>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性周 2、遍法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即藏界> 3、性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遍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因此对这个道德的经第即藏界>教育是非常重要,尤其是性周出家人,尤其佛教是遍法非常重视长幼有序的,师父就是楞严师父,徒弟就是经第即藏界>徒弟,按部就班的性周来,佛门是非常重视伦理的。【而二俱无自由分矣】。 4、【世间无知:指有情世间,无有正智之众生,不了藏性,不变、随缘二义,因循业发现,遂起因缘、自然二惑。交师谓:良以业之起也,似有由借】,[由借]就是原因,这个业力的升起,看起来好象有原因。【故世间浅智众生】,就是看不到究竟处的众生,【执此生起之近由,而遂惑为因缘性】;众生惑为因缘性就是有实性,好象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其实是绝对的体空,没有那么一回事。【曾不达圆融不变之体,周遍法界,何所藉于因缘。 5、业之成也,似难改移,故世间无智众生,执此难改之现量,而遂惑为自然性;曾不达无碍随缘之用,随心应量,何得泥于自然】,[泥]就是拘泥于自然。【是皆为一循业之所惑耳】。这个[业]讲的非常好,一切都是业,业不可改变,就是命,定业;定业在世间来讲就是命,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切都是命。【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者:以因缘、自然二惑,皆由第六意识妄心,妄生分别,周遍计度,即遍计执性,遍计本空,故曰:但有虚妄言说,都无真实义理。 1、言说指因缘、自然。和合与因缘相关,不和合与自然相关,摄在二惑中。 2、初地大竟】。[辰二火大,分四,][巳初标性约求二就求详辨三结显体用四双拂二计今初]这个火大不是你生气那个火大,这个火大是指宇宙当中孕育着火种,随时随地会有火经文,【阿难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火性没有自体性,[无我]就是没有自体性,寄于诸缘,缘起,火就跑出来汝观城中,你看看这个城中,未食之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欲炊爨时,这个[爨]就是烧煮东西。 3、手执阳燧,古时候取火之具,有的就是铜把它磨成圆圆的,会反射光线,只要你的方向向着太阳,火就出,就像今天的凸面镜这个师父小时候也玩过,焦点,你只要对焦对对了。日前求火,在太阳底下,古时候用铜凸镜,把太阳光对焦,对准了火就生。【火大之性,无有自体;我即自体。寄托于钻木、执镜、击石等诸缘。 4、又日、艾、镜三者】,日就是太阳,艾就是艾草,艾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嫰叶可以食用,老叶可制成艾草,可以当作针炙用。日光就是太阳,底下放艾草,镜放在中间只要反射过来的光,集中在艾草,现在凸透镜就能够光线直接贯过去,以前就铜,反射过来铜集中。日、艾、镜三者【为诸缘。温陵戒环法师所谓:‘火无体,寓物成形者’是也。 5、汝观下,要阿难就事以验。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未食之家,要炊爨时,手执阳燧,在于日前求火,以为炊爨熟食之用。《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3>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3>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