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道交的重点里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道交的重点里声从口出,道交的重点里然后再把自己的道交的重点里声音听回去,音从耳入,道交的重点里这就叫做感应道交。道交的重点里它是道交的重点里创造音声:自念、自听。道交的重点里你把它创造一个音声再听回来,道交的重点里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道交的重点里感应道交的道交的重点里重点在哪里呢?你要相信你所创造的音声,就是道交的重点里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 只要修他力法门的道交的重点里人,你的道交的重点里信仰必须要够,谁适合去修净土?只有一种人适合:信心具足的道交的重点里人才有办法修!你有一点疑惑就没了,一念方动乌云遮,一旦起疑根,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一旦讲到不思议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观─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相信妄想的心,全体即是真如,这个东西是一种仰信。大乘法门有很多基础,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大乘只要入最顶端的圆顿止观:本尊相应止观,你的信仰的心要够,这个勉强不来,你没有这种信心就没办法。 你说,唉,你说我勉强,没办法勉强,这个是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强,他对真如佛性一听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但是你契不进去,那契不进去你就找其他法门修了,只好这样。 本尊相应法也是这样,净土宗,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光明时,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光明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凭什么说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呢?凭什么呢?凭的是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无量的自在力,你不管现他什么相状,他就是有办法进去。但是你的心态、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这个地方很重要!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当我们具足了广大的信心,然后契入到弥陀的光明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见此事者,见到佛的光明也好、相好也好,你见一尊佛就等同见十方诸佛,因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摄,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这个就不是华开见佛悟无生了,我们一般说是来生,这个地方是讲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话,那今生就见佛了。 见佛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往下看: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我们刚开始是以佛的相状,观他的相好,或者简单的观他的光明相来契入。但是你从相状进入以后,最后的结果是你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应,因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摄。佛陀不像我们凡夫,你看凡夫,你外表长得庄严,内心不一定庄严,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两回事,在《唯识学》上说:名言种子管思想这一块,业种子管身相这一块。所以我们的种子,有的人重视思想,他思想好但是他的善业不足,所以他身相比较丑陋;有些人是一天到晚修福报,但是他也不修内心的思想,业种子好,名言种子不好,也是有。 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独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从佛身契入以后,最后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 真正的精进、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
- 缘来心聚,缘灭心离
- 界诠法师:现在很多法师出来讲法,都会引导人们信世间法,这很颠倒的事情…
-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 禅宗一棒一喝透过华严五教 归圆无二 宗教息争
- 老公“骗”走我410元,原来是因为迷上了……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 界诠法师:我们得人身,最起码的要修三皈五戒乃至十善
- 第二渐次这里明心见性
- 珠海体育中心汽车撞人致35死43伤,情绪失控有多可怕?
- 《百喻经》癡人赞父
- 看完这个电影,突然觉得心情很低沉
- 禅宗单刀直入直下见性
-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精准解读及实修启示
- 窥基祖师的前世今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