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切业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障海不管你过去是皆由人天种性、是妄想二乘种性、乃至你是切业三途种性,只要你过去生有《法华经》的障海善根,听闻《法华经》,皆由能够承当一心三观的妄想思想,你的切业生命产生根本上的改变。 因为你开始以法身为自体,障海你的皆由思考模式跟十方诸佛是相随顺的,你是妄想真是佛子,从佛口生,切业从法化生,障海得佛法分。皆由你说,欸,我是佛陀的儿子,我只得到佛陀一点点的功德,重点是怎么样,重点是你迟早可以继承家业。 当然这个地方,特别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所产生的后续的影响是一种一念三千,你的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经论讲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阿罗汉,这个阿罗汉带了一个小沙弥在山中修行。在他们所住茅棚的附近有一个大海,这个大海有一个龙王,龙王就拜这个阿罗汉做师父。所以在每一个月固定的时间,龙王就会邀请这个阿罗汉,到龙宫里面去受供养。阿罗汉怎么去呢?他就是坐在禅椅当中,用神通力一飞就到龙宫去了。 有一天,他去应供以后回来,就把他的钵给小沙弥去洗。小沙弥在洗钵的时候,突然间看到有几颗米粘在这个钵上,他为了惜福把这个米拿来吃。他一吃,欸,不得了,特别的香、特别的美。小沙弥想,这个米不是人世间的米,我师父不晓得跑哪里去应供了。所以出于好奇心,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月师父受供养的日子到了,就预先躲到他师父禅椅的下面,就躲在里面。那么阿罗汉要没有入定,有些是没有神通的,他师父就不知道这件事,又坐禅椅到了龙宫以后,欸,小沙弥就跑出来了,那既然来了就一起应供吧。 我们知道,龙王它的本体的果报是畜生道,当然是一个大福报的畜生道。它为了供养它师父,就变成人的模样。那么这个小沙弥在应供的时候,吃到美妙的饮食,看着龙宫的金碧辉煌,又看到龙女的美妙,他动了一个贪念就发愿:我来生一定要做一个大龙王,要享受这种因缘果报。那么他动这个念头以后,当然阿罗汉晚上入定,就知道他徒弟产生了一个恶念。他就把这个小沙弥叫来说:你不能动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恶因缘。小沙弥跟阿罗汉师父说: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不可能改变。阿罗汉也没办法。 这个小沙弥他起了这个恶念以后,他从今以后就怎么样,精进修福。他为了让他这个念头早一点出现果报,就精进的开始修善;很多事他以前不想做,现在主动积极去做。几年以后这个小沙弥在经行的时候,突然间看到脚下出水,他就知道他龙王的果报即将成熟,就披着袈裟跑到海边跳到大海里面。他就死掉以后,因为他的善业力跟他的咒愿力变成一只龙王,这个龙王就跑到龙宫去,把老龙王给杀死,他就做新的龙王。 诸位,我们从一念三千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先预测一下他的果报,就这个生死轮迴。这个小沙弥他虽然享受了短暂的快乐,但是从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来看,我们知道他未来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三恶道里面受苦,很长时间。好,我问大家,他未来堕落到三恶道,这个果报是怎么来的! 当然你也可以说因为恶业。但是这样子看事情就比较粗了,这不是第一义谛。按照佛陀的知见,是因为他动了一念的贪念,而这个坚固的贪念,他没有去忏悔对治。所以贪念为法界,一切法趣贪念,我们可以知道他未来是三恶道的果报,就是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因为他没有把这个妄想消灭掉。 所以这个一念三千,完全约着当下一念迷悟的相性体力作,来判定你未来果报的趋势。它这个好处呢,我们待会再详细说明,它的好处叫作圆顿。就是说,你经常用这一念心性的十法界来观察,你会进步的比别人快,因为你直接从一念心的迷悟的核心下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 《楞严经》第十六套:?9>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二套:?19>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 《楞严经》第十六套:?51>(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三套:?6>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三套:?21>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8>
- 《楞严经》第十六套:?13>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三套:?1>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罣碍
- 《楞严经》第十五套:?23>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五套:?1>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三套:?9>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 《楞严经》第十五套:?13>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0>
- 《楞严经》第十三套:?19>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