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有爱则有苦

舍卫城中一位婆罗门因丧子而悲伤不已,有爱不吃不喝,有爱也不着衣、有爱涂香。有爱他徘徊至祇园精舍时,有爱世尊告诉他:当心中有爱生起,有爱就会有忧戚、有爱苦恼、有爱不乐;但他却坚持认为,有爱当心中有爱生起,有爱应该会有欢喜。有爱后来这番对答辗转传至王宫,有爱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讨论此事,有爱见末利夫人赞同世尊的有爱说法,便派那梨鸯伽婆罗门亲自前去请教世尊。有爱

有爱则有苦

那梨鸯伽婆罗门受了波斯匿王之命,立即出发来到世尊所在处,向世尊问讯后,退坐一旁。他坐定后,即依波斯匿王所教向世尊稟白道:「沙门瞿昙!波斯匿王以无比的诚意向您问讯请安。请问您是否曾说过:‘当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

世尊回答:「那梨鸯伽!我为你举几个例子,你可以就你所知体会一下,看看你是否认同。那梨鸯伽!有人因自己的母亲亡故,而悲伤忧愁、心思狂乱,四处徘徊游走,不断地说:‘我见不到母亲……’婆罗门!对于此事你认为如何呢?当知心中有爱生起,则有忧戚、苦恼、不乐。也有人因自己的父亲、兄弟姊妹、妻子亡故,而悲伤忧愁、心思狂乱,四处徘徊游走,不断地说:‘我见不到父亲……我见不到我的妻子……’婆罗门!当知心中有爱生起,则有忧戚、苦恼、不乐。

婆罗门!过去曾有一名女子已为人妻,有一次她回到娘家,她的家人因故逼她改嫁,这名女子听到以后,立刻离开娘家、返回夫家,告诉她的丈夫说:‘夫君,我的家人要我改嫁。现在该怎么做才好?’丈夫听后便拿了一把刀、把它磨得极为锋利,然后握着妻子的手走进屋里,对她说:‘我们应当一同离开这里。’于是用刀杀了妻子、然后自杀。婆罗门!当知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

那梨鸯伽婆罗门听闻世尊所说,一一善加受持诵习,然后从座而起,绕世尊三匝后告辞离去,随即返回王宫,稟告波斯匿王:「大王!沙门瞿昙确实是这么说的:‘当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

于是波斯匿王便告诉末利夫人:「末利!沙门瞿昙确实如是说:‘当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

末利夫人说道:「的确是如此,大王!我来问大王几个问题,大王可以就您所知体会一下。大王!您爱鞞留罗大将吗?」

「末利!我当然爱我的儿子鞞留罗大将。」

「大王!当鞞留罗大将身体败坏、变异,乃至发生变故,您会不会感到忧戚、苦恼、不乐?」

「末利!若鞞留罗大将身体败坏、变异,发生变故,我必会感到忧戚、苦恼、不乐。」

「大王!由此可知,当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大王!您爱贤首大将、爱一奔陀利大象、爱婆夷提女、爱婆沙剎谛隶夫人,爱迦尸、拘萨罗国人民吗?」

「末利!我当然爱他们,我也爱迦尸、拘萨罗国人民。」

「大王!当迦尸、拘萨罗国人民败坏、变异,您会不会感到忧戚、苦恼、不乐?」

「末利!我身为国王,能享有五欲之乐,皆是因迦尸、拘萨罗国人民之力。末利!若迦尸、拘萨罗国人民败坏变异,我的性命尚难保全,心中怎能没有忧戚、苦恼、不乐?」

「大王!由此可知,当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大王!您爱怜末利吗?」

「末利!我当然也爱怜你。」

「大王!当我的身体败坏、变异,您难道不会感到忧戚、苦恼、不乐?」

「末利!若你的身体败坏、变异,我必定也会感到忧戚、苦恼、不乐。」

「大王!由此当知,心中有爱生起,就会有忧戚、苦恼、不乐。」

此时波斯匿王对世尊所言欢喜信解,说道:「末利!从今日起,我愿以沙门瞿昙为师,我为弟子!末利!我今归依世尊、世尊所说教法、及比丘僧;我愿于世尊座下受持优婆塞戒,从今日起尽形寿不杀生。」

典故摘自:《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省思:

世间人在自己所爱的境界中感到快乐,以为这个快乐是真实,因而耽着不捨;殊不知一切境界皆是无常生灭,当所爱的境界败坏变异,快乐的感受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忧悲苦恼。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着。」若能依世尊所教,如理观察思惟,了达心中有了爱着,必会有忧戚、苦恼、不乐,便能渐渐放下贪爱执着,从苦中解脱。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