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共读楞伽开示(六)性相圆融不二 本不冲突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六,开示性相圆融不二本不冲突。性相楞伽经义贯是圆融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不本不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伽有修之仁,开示各位高僧大德,性相开悟见性的圆融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不本不冲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共读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楞伽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开示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共读楞伽开示(六)性相圆融不二 本不冲突

2、【乃至于有后世性相二宗之行人】修行人,【于学理上互相冲突、攻伐,】没有见性的人,才会在佛的学理上、教理上互相冲突、攻伐,乃至于水火不容,不相水火,就是大悟见性的人没有此事。大悟见性的人,诸法本空,不可以立一个观念,不可以立一个名相,不可以立一个好,不可以立一个坏。一个悟道的人,他性相是圆融的,既然有一个圆融的心,就有绝对的包容,因此他容许别人意见跟他不一样的看法。【不相水火之事。

3、】水火不容。【然而从这部经来看,这些冲突、攻伐,都是莫须有的;】只有没有悟到究竟的人,他才会诤论。六祖讲:诤与道相违,意思就是:悟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有诤,就是语言就会冲突;悟到究竟的人,他就享受这分寂灭,诸法本不生、本不灭,哪有东西可以冲突。【因为佛说法度众生只在契机、契理、应病与药,】应病与药,各人的病不同,药不通,彼此并无妨碍,只要病好就行,而这“病好”即是契理,“各人病不同”即是契机;因此契机、契理并行不悖。

4、这个“悖”跟违背的“背”意思是一样的。【是故佛随机而有种种善说,】这个“善”其实是四个字:是故佛随机而有种种的“善巧比喻而说”。

5、为什么善巧比喻。想要把这个佛法讲给人家听,要善于比喻,比喻要比喻得很得体,要契机还要契理,要善巧的比喻。性相圆融不二,本不冲突,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也适用吧,有些争论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是本不该出现的,你遇到过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