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身体尚字刳心,无常外物俗姓顾,何必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劳心学法于草庵道因法师,身体尚凡是无常外物道因法师所说的法,法因都能穷尽其中的何必要旨,当时的劳心人称他为「小因」。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曾经住持广寿寺三十年潜心修行净土法门,身体尚并且昼夜不断地讲经弘法。无常外物有施主来布施,何必如果无法拒绝,劳心则只收受少分的身体尚供养。他所居住的无常外物房舍,有人劝他重新整修,何必法因回答说:「这个身体尚且都是无常,又何必去劳心外在的事物呢?」

南宋光宗绍熙四年,也就是西元一一九三年八月,示现疾病,在禅定中见到极乐净土的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告诉左右的徒弟说:「我现在看到的法华道场,和平常所见到的大不相同。我将要走了。」

然后就集合大众诵《观无量寿佛经》,称念佛号。有人请他遗留偈颂,因此书写说:「我与弥陀本无二,二与不二并皆离,我今如此见弥陀,感应道交难思议。」然后挺身端坐,结手印而后往生。

【按】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凡夫而言,人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名闻利养。而法因法师面对大众的供养,能拒则拒,不能拒也只接受少分。面对大众劝他重新整修房舍,他侧告诉大家「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师用他的言行让我们看到:凡夫所追求的,正是菩萨所放下的。他身体力行地为大众展示了空性该如何去观,如何去修。让我们认识到没有追逐贪慾的「我」,也没有所追求的贪慾的「境」,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

法师最后用「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示现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证明:净土行人必须放下向外攀缘的心,灭除自心中贪慾的烦恼,一心念佛,求生极乐,这样才能出离生死的痛苦。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