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三十一)言说别施行,真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愚者广分别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离名离二百三十一,开示言说别施行,百言别真实离名字,说别施行示真实真实自所觉说愚分别应初业,真实字分者广修行示真实;真实自悟处,初业觉想所觉离,修行此为佛子说,悟处为佛愚者广分别。觉想楞伽经义贯是分别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离名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百言别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3、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言说别施行,真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愚者广分别。种种皆如幻,虽现无真实;如是种种说,随事别施设。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这语言文字太省略了,把它贯串一下:说:言说,意思就是:至于种种的言说别,就是特别,特别施设而举行,意思就是:为什么要特别施设种种的语言,当然就是为了方便。 4、但是究竟真实之理啊,它是离于名字的,名字是人类所创造的,它是空无自性的。分别应初业,广分别是为了适应,初业,是初发心修行道业之人,这个业,不是造业,是指道业,这个分别,是广分别说,广分别说法,是为什么呢。应,就是适应,是为了适应,初业,是指初发心修行道业的人,如果是修行,久修行的人呢,说:修行示真实,这个修行,上面补一个字,加一个「久」,很久很久以前,要这样,久修行之人,示,就是开示他正真的实相,因此,要有根器成熟的。 5、接下来,说:真实自悟处,意思就是:真实的悟境,乃是内心自悟之处,真实的悟境在哪里呢。乃是内心自悟之处,所以说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这个道理,开悟,别人帮不上忙的,善知识也只能引导你,给你作强大的增上缘,但是悟不悟,还是要看你的内心,有没有宿世的善根,还有这一辈子的精进的努力,别人没办法的啊。 1、接下来,觉想所觉离,就是能觉想这一颗心,以及所觉想的,就是能觉想,所觉想,离,皆悉远离,这个就是重点了,不能离相啊,你整天在那边打坐啊,就死守这个五蕴身,道不在这里,不在五蕴,也不离五蕴。此为佛子说,这个是为大根顿入的佛子所说的。 2、愚,如果,假设说,若愚者,如果是愚痴的人应当广分别说,这一句就是重点,所以为什么教我们要重复地听经闻法,听经闻法以后,上字幕,最好能够做笔记因为很少人有像大慧菩萨,这种意生身,他方世界来的十地菩萨,来跟佛对话的,我们根本没办法。所以这个愚者就应广分别说,说多一点,慢慢地薰习,再薰习,也只有用这个办法。种种皆如幻,意思就是:种种众生的这个心和境界,这个法门,其实都是如幻的。 3、虽现有能所啊,虽现有种种的语言、文字相,好像我们的生活是这么地写实啊,但是没有一样是真实的,虽现有种种的法,或者是生活那么地写实,那么地真实,可是却没有一种东西离开缘起,都是空无自性的。说:虽现无真实,虽然有种种现象,但是没有一种的真实的。这跟六祖讲的那一句话相呼应,六祖就说: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你要进入佛道,就一定要离相,万法无有真,万法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的,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离假,离开了能缘的那个执着的心,那么,一切都是真如的心性,所以真如的心性,叫做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你看,一句话就搞定了。如是种种说,随事别施设,随种种的事应机,随事,就是随种种的不同的事相,来分别施设,随种种的不同的事,种种的根器来分别施设。 4、所说非所应,如果你所说的法,不是应对方那个根器,非所应之机,于彼为非说,对他,彼,就是听者,对于听的人来讲,反过来变成为,非,就是非当之说,于彼听者反成为非当之说,就是于彼为非说,对于那个听者,他在听你讲啊,可是不对机,反成为非当之说。因此,你要弘扬佛陀的正法,推广佛陀的正法,如果对方不要,那么,也就不需要太勉强,毕竟不具足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具足的话。【注释】“言说别施行”:“别”。“施行”,就是施设之举。 5、“行”者“真实离名字”:“名字”唐译作“文字”。此句谓真实究竟之理为离于文字言说,是故行者应不著文字言说。共读楞伽开示
二百三十一言说别施行,真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愚者广分别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 法开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曾经对我说,兜率内院有你的位置
- 绍云老和尚: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 界诠法师: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 相信自己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 老公“骗”走我410元,原来是因为迷上了……
-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 盖洛普优势丨我为什么选择成为优势教练?因为自我否定真的太痛了
-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 盖洛普优势丨战略才干靠前的人,天生拥有全局视野
-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 绍云老和尚:只要坚持一到两年,你到哪一天往生都能预知时至
-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 耀智法师: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 界诠法师:不论修什么法门,要问问自己我烦恼还有没有少?
- 界诠法师:若福报不够,想尽办法亦难致富发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