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老僧一打坐,老僧能消万两金

1、打坐老僧一打坐,老僧能消万两金。打坐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老僧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2、打坐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老僧一打坐,打坐能消万两金。老僧”唐裴休丞相虽然知道出家是打坐好,但自己身为丞相不能出家,老僧遂造了一间大庙,打坐能安二千多僧人同时办道。老僧当时有很多出家人,打坐听说湖南沩山建了新道场,老僧纷至沓来参学亲近沩山老人,天天坐禅习定。裴休看自己出家无分,乃送儿子到庙上出家。

3、这位儿子是翰林学士,即是国立最高学院的毕业生。沩山老人见到这位翰林出家,命名为法海。

4、当时常住有数千人,这分工作也不轻松。那时没有自来水,要从井里挑水,从早到晚无一刻闲暇。法海一早三点起来,大众去做早课,他就已经开始挑水。

5、如是挑水挑了几年,没做过旁的工作,甚至诵经打坐都未参加。以一位翰林的身分为大众挑水,本来好象受委曲,但法海也不抱怨。有一天,他碰巧有一点空闲,他从来不知道出家人究竟做什么功课,于是趁机会溜到禅堂,偷偷往里看。一看,在禅堂里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有一些则头低低正在睡觉打呼;另有一些则睁着眼睛东张西望。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1、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做得很疲倦,你们原来坐着睡觉,或睁大眼睛到处看。你们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养呢。

2、”于是心里抱怨。法海这样想,虽然没说出口,但沩山老人已知道了,把他召入方丈室,说,“你在本寺住了几年,现在抱怨,谓出家人不够资格接受你的供养。

3、现在山上不留你住,你收拾行装好了,庙上迁你单啦。法海既被寺撵走,便向其师父灵佑禅师告假,“师父,我也没有钱,应该到哪里去呢。”灵佑禅师就给他八个半钱,告之,“你愿意到哪处都可以,总之,把八个半钱用完后则止;若未用完则不要停留。”当时八个半钱,相等于现在的八十五块钱,也不是很多。

4、法海一路上也不敢用钱,沿途托钵乞食从湖南走到江苏,后来经过镇江,看见长江上有一小岛。法海欲往观山,摇手把船夫叫来,问他要多少钱。船夫也不要多,也不要少,偏偏要八个半钱。法海到了那山上,发觉山不高,很幽静,于是住下来。

5、后来在山上找到一个洞,洞里有几缸金子,故将山名改为“金山”,拿了金子造庙,仍旧专心禅宗。从当时到现在,金山的道风特别好,历代祖师辈出。中国有名的白蛇传,记载法海方丈的故事,就是这一位。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