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福德从哪里来?从哪里得呢?

福德从哪里来?从哪里得呢?

1、福德福德从哪里来。从里从里从哪里得呢。福德那么福德从哪里来。从里从里从哪里得呢。福德

福德从哪里来?从哪里得呢?

2、从里从里就是福德要从众生来、众生得。从里从里这个答案很简单,福德但很难理解与履行,从里从里怎么会这样说呢。福德且听我慢慢说分明。从里从里

3、福德我们知道六度的从里从里前五度是布施、持戒、福德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全部是在收集福德,从布施法、财、无畏给众生而得福;从持戒而不违犯伤害众生而得;修忍辱是众生示现身、口、意行的违逆境界给你,你把这个境界拿来修忍辱,不仅消除了性障,还增益自己道业及福德;在前三度努力去精进,而得到是更多的福德;

4、修禅定是以舍为主法,舍欲界五欲之法,得色界初禅乃至四禅的定福。这五度直接、间接的对象全部是众生,所以福德是因众生而有,福德是从众生那里来的。

5、了解这样的道理以后,为了福德,凡夫众生才会努力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的法,而这样作主要是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让自己在未来世得到广大的福报;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他是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马鸣菩萨的论文中:“此菩萨知法性离悭贪相是清净施度,随顺修行檀那波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

福德从哪里来?从哪里得呢?

1、这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胜解行位的菩萨们清净胜行的布施观。讲到布施这个部分,一定要先了知布施这一个法有三个基本元素:布施者、受施者,还有布施的东西。

2、这三者缺一不可,少了一个,布施这个法就无法成就;这样看来受施者,是成就布施者功德,很重要的关键哦。所以以后有能力行布施的人,对愿意接受你布施的众生,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反而要很感谢他成就你的布施功德。

3、话说回来,一般众生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那怎样才是有布施也有波罗蜜呢。必须要有能力去现观“布施之中的三轮体空”,如果你没有去证得这个真如法性,就不能从现量上去转依真如、就不能作到布施的三轮体空。

4、你从如来藏的真如境界来看,你遇到了一个穷苦的人,你用钱救济他,当你救济他的时候,事实并没有一个作救济善事的你,也没有被你救济的穷苦人,也没有所作的救济这么一回事;所以施者、受者、施物三轮都空,这样布施的人,就是有布施也有波罗蜜。因为布施这件事,在事相上虽然有,可是从五蕴十八界、缘起性空的二乘菩提上面来看,以及从大乘般若所证悟的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来看,都没有真实常住的我、人、布施行这三件事情。

5、所以在悟后,不论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上面来作现观,都是三轮体空的,因为有现观三轮体空,所以才有布施到彼岸的功德。经过深入的现观以后,你从“真如心无形无色,而离见闻觉知的体性”的般若智慧来看,以及从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缘起性空的立场来看,结果是我没有在布施,没有被我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这一回事。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