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归心净土的因缘
身为苦本 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印光缘时候,就有眼睛的大师的因毛病,乃至于几乎是归心丧明,几乎完全看不到。净土后来经过治疗,印光缘慢慢的大师的因有好转,但是归心目力已损,虽然好,净土但是印光缘这个眼睛很脆弱。怎么个脆弱法呢?「目稍发红,大师的因即不能视物」,归心只要眼力用的净土太过疲累,一发红眼睛就看不到了,印光缘就有这个毛病。大师的因他出了家,归心受具足戒以后,「以师善书」,印光大师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所以凡戒期中所有有关写字的事情,这个戒坛就请他来做,写戒牒、写超度名单等等。后来,写字的时候写得太多了,眼睛用的太厉害,「目如血灌」,就是眼睛充血了。这个时候,「因此目疾,乃悟身为苦本」。 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身为苦本」,在修净土法门,这个思想太重要了!我们一个功德的成就,他的根本法门就是你的内心的一个意愿,你积聚再大的功德,如果你不想改造你现在的生命,那个功德是没办法去成就的。换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够觉悟这个苦,这个三界的果报是苦,你很难去解脱这个三界果报的束缚,很难! 专一安注,相续安注 念佛也是这样,你念了很多的佛号,你的佛号的念力,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你能够专心的在佛号当中,「专一安注,相续安注」,而且你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去修习这个佛号, 但是你内心当中,深深的爱着你这个三界的果报,你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那个念佛的力量,并没有引导到净业的地方去,变成人天福报。所以这个马车,前面那个马是最重要的,你的速度跑得再快,这个马车方向有错误就完蛋了。 即于閑时专念佛号 在戒期当中,他除了参加戒期的活动、写字以外呢,他就专念佛号。不过这个地方我们再补充一下,印光大师在这个时候, 他看到一本重要的着作,就是 《龙舒净土文》,王龙舒居士的,这本书对印光大师有很大的启发。这个时候,他对净土法门信心生起来了,就专念佛号,所有的法门都放下了,一心的念。一句弥陀念、诵、听,念这句佛号,念到什么境界呢,这以下说了。 夜众睡后, 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 念到这种功夫,晚上睡觉,大家都睡了以后,他起来,就是心于佛号专一安注;心于佛号相续安注,乃至于在写字的时候,身体在写字,内心也不离开佛号。这个时候的念力很强,即使不是一心不乱,至少功夫成片,就是他那个佛号的力量,不是很容易破坏。我们的念力薄弱,我们佛号一举起来,稍微有一点昏沉,稍微有一个掉举,佛号就断掉了,这个忘失所缘,这个念力薄弱。但印光大师他不是,写字的时候,那个佛号的念力还能够相续,这也是一个功夫,功夫成片。 故虽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 这念佛的功夫,能够摄身,还能够支持,乃至于「及写字竟,而目亦痊癒。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时候念佛,他眼睛也没有去治疗,就把这个眼睛给治好了,所以有一点宗教体验,也是不错!从此以后,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解」,我们要看看一些文字的记载,也能够启发我们对净土的信心,哦!我了解净土法门,但是这个地方的「解」,就是有更深的意义了,就是「胜解」。就是他有一种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 理解什么呢?念佛功德真实不可思议。 这个时候当然是现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他这次体会以后,「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完全以净土为归属,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这个是讲印光大师他归心净土的因缘,从最初的觉悟身为苦本,乃至于到念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 一次盖洛普优势咨询对练,让我发现原来这件事这么重要!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22---24慧律法师主讲
- 不受五戒与受五戒,有很大的区别
- 以身济子的母鹄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
- 三资粮之愿(邪愿、恶愿、许愿、善愿、正愿)
- 《金刚经》分段贯释——应如是决定分第二十
-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 《金刚经》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 不知若何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28---29慧律法师主讲
- 出家人转世后能否记得前世的事情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9>
- 《金刚经》分段贯释——心具足分第十九【下】
- 不可思议的巧合!盖洛普优势和玛雅天赋竟高度相似!
- 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28---30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3>
- 三参法师:具足了这三点,说明我们修行真的在进步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