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三三四四,七穿八穴。

三三四四,三三四四七穿八穴。穿穴

1、三三四四三三四四。穿穴在初果须陀洹以前,三三四四业习的穿穴力量是主要的,正念的三三四四力量弱,就需要一个拐杖,穿穴话头或者佛号,三三四四或四念处的穿穴观照,不论坐上坐下,三三四四静中与动中,穿穴行住坐卧有这个拐杖,三三四四心才能不跟着外面的穿穴境界跑。

三三四四,七穿八穴。

2、三三四四心安即是归处。在须陀洹以后,心性比较纯善了,正念的力量可以主导心,因此可以适当的任运。

3、由于道共戒,所以能够达到比较自然的任运。同时,须陀洹破了见惑,看世界看众生的心境完全不同了,大小乘都有这是一个见道位,大乘的出离除了放下还有菩萨道的入世,慈悲忍辱等六度。

4、观照到别人的心,理解别人就是慈悲。由于理解所以懂得,学会接纳,原谅,慈悲,忍辱,包容,也有了智慧。

5、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的心,与别人无关。认知提高了福德智慧等其他资粮跟不上,实际上会更苦。尊重每一个生命,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三三四四,七穿八穴。

1、初果到四果,空间上的束缚没有了,物质不再障碍到你,破了色法的障碍。圆瑛法师的悟境,二十一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寺,亲近禅宗尊宿冶开禅师修禅六年。

2、时常定境现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后写了一偈:。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3、保持觉知。根识的“知”一直都在,“知”不在了就是在偏空涅槃里。百丈禅师开示:“若守初知為解亦名墮頂結。

4、是一切塵勞之根本無繩自縛世有二十五。又散一切諸煩惱門此初知名為爾燄識。亦名微細煩惱既得除已。名為回神住空窟。

5、亦名三昧酒所醉。亦名解脫魔所縛。世界成壞定力所持。漏向別國土都不覺知。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