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法师好。念佛念佛至诚恳切的至诚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恳切想至诚恳切,出办但发不出来。念佛该怎么办? 宏海法师答: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至诚「至诚恳切」。「至」就是恳切满满噹噹地、活力四射地、出办法喜充满地不断勇猛精进,念佛达到一个极致。至诚「诚」就是恳切特别坦蕩地跟佛菩萨去沟通,去面对一切众生。出办有了至诚,念佛才能恳切起来,至诚所有的恳切慈悲心、善念都非常恳切地发出来,特别急迫地去面对每一个众生、每一个因缘。 当然念佛也是这样,特别相信极乐世界真实不虚,一直没有一念怀疑心生起来,然后一心一意,这一生就是唯往生净土是我们所有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能到这地步了也算是至诚恳切。 那么,一个凡夫满满噹噹的业障,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懈怠,怎么来发这个心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佛法,认真对待自己修行的法门,特别是认真对待自己。不能以客串、玩儿票的心态来学佛、来修净土。我们在娑婆世界一切的幻境中,对其他的不急之务都特别认真,但就是对这个念佛求生西方不认真。这是不可取的。 第二个就是要有对治性的。比如我们要去思惟轮迴、地狱的苦。你得相信真的有轮迴,一气不来就没了,你掌握不住自己下辈子的去处。我们修点善业这么难,过去造了那么多的恶业,你能挡得住业力的猛势攻击吗? 再一个,你要真心实意地仰慕圣贤之道。比如一听到有人往生成就了,你要心里非常着急,觉得我自己也应当这样,但是又到不了,所以我要努力。用这种人之常态去触发自己。再比如,你要思惟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功德,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妙用,再想我自己,佛性不比他们少,可为什么这么陋劣呢?要嚮往仰慕他们。 再有就是感恩报恩的心。父母亲养育了我,我也没好好孝顺,黄泉路上说分就分。三宝师长带我学佛,我又没好好修。师长们都已经成就了,我还在这儿拉后腿。这种感恩报恩的心也能激荡我们的上进之心。 这些都是一种方便,触发我们来发起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彻悟禅师语录》里边有四种调动我们这种心的方法。「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 他说这四种心如果我们有一种心相应了,净土就能够成就。就这么去发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 如诚老和尚: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冬暖夏凉
- 外不著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坐。
- 如诚老和尚:正信出家办道的出家人和赖佛吃饭的,天差地别!
-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二)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
- 妙善禅师:一生行医救人、慈悲为怀、站着示寂,被称金山活佛
- 圣地的旷世奇缘 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 因果正见
- 如诚老和尚 ∶ 有些人还想去住山,想闭关,这都是错误的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二)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只有管好自己的嘴巴,才能远离纠纷与烦恼。
- 如诚老和尚:那时候你就知道了,生死就是从这个地方了的。一切自己做主,不被世间转
- 妙善禅师:一生行医救人、慈悲为怀、站着示寂,被称金山活佛
-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癡
- 如何快速读懂楞严经?
- 妙莲老和尚:把这些学好了,才像一个学佛的居士
- 妙莲老和尚:在三宝中虽种点小福,但得果报多喔!| 供佛树根的果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