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九)【注释】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一百四十九,开示【注释】大慧,百注诸识有三种相,释大识谓转相、种相业相、谓转真相。相业相真相楞伽经义贯是共读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楞伽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百注有修之仁者,释大识各位高僧大德,种相开悟见性的谓转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注释】“转相”:“转”,是转变或转化之义。 4、通常是指阿赖耶的三细相中之“能见相”,或者叫做“相分”之生起:所以,相分生起跟见分,其实只在刹那一秒钟,在刹那一秒钟,为了解说,讲相分、讲见分,其实它几乎是同时的。无明把真如体熏成阿赖耶体,也就是一念妄动,本来离念的灵知,变成妄动的染净。 5、离念的灵知就是真如体,无明把真如体熏成阿赖耶体,而成无明业相之后,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能所的分别,业相也只有相,相一定要有见分。然后再继续熏,便把本来无能无所的阿赖耶体,转成能见的见分,所以称为“转相”。这个“转相”有个重要的,由一辗转成八,然后由前七熏又转过来反熏第八意识,所以这转来转去是互相的。 1、这第八意识,妄动,出生前七识,前七识又反过来互动,又熏习第八意识,种子起现行,两千熏种子,所以这个转动由内转到外,由外转到内,注意这个统统是识的功能,所以转相就是这个,但在本经,这“转相“不全是指阿赖耶的见分之转化生起,而是说诸识八个识喔,八个识都有存在,都有此受熏或互熏而转变之相,因为经文中说:诸识皆有转相、八识皆有转相、业相、真相三种相,这是与一般狭义的“转相”不同,也是比较究竟的说法。【义贯】“大慧,诸识”都各“有三种相”状或性质:眼识有眼识的相状性质,耳识有耳识的相状性质,乃至于第七意识末那识有末那识的相状跟性质,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跟性质,八个识统统有,也就是说八识各有四分的意思。一、展“转”变化的“相”状与性质,二、无明动作“业”用的“相”状性质,无明、动作、业用的相状性质,三、“真”如无变动起灭的“相”状性质。这里主要给我们介绍了“转相”的概念,对于“转相”你都理解了吗。共读楞伽开示
一百四十九【注释】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 不要活在他人的世界里
- 人在出生以前以及死亡以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 众生皆有佛性
- 人与人交往都是互相的
-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靠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
-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 也许我真的不够好,但那又怎么样?
- 什么是真正的喜欢做一件事?
- 体光老和尚:有些人还在禅堂里练气功,这胡闹,我们决不是气功
-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 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
- 今生不笼鸟,来生不坐监;今生不钓鱼,来生不讨饭
- 什么叫妄念?有所住着就是妄念
-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 为什么说这个身体是只能是“我的”,而不是“我”?
- 人来这一世,不过是修行一段 。
- 人在出生以前以及死亡以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