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提到往生的往生问题,有很多居士问:「临命终时,没捷是有靠不是最后一念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能不能往生?」回答这个问题时,熏习你不能用临终那一念去考量,往生你一定要看他在平时熏习的没捷过程中,他熏习的有靠力量强弱去考虑。 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么一个国王,熏习他是往生一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的没捷。他就问佛陀:「我常常处理政务,有靠甚至国与国之间要打仗。熏习我在打仗、往生在处理政务的没捷时候心很散乱。我在临命终时,有靠如果心散乱,没有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的地方去?是不是要到不好的地方去?」 佛这时候就开示他说:「你不要担心,你平时有熏习的力量,你一定能到好的地方去,不在于你临终怎么样。」 他就说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它的倾向性是往东边倒、东边倒、东边倒,它已经形成这个倾向。如果这棵树到要把它砍倒的时候,无论从哪个方面砍,怎么砍,它一定是向东边倒的。 所以如果我们的阿赖耶识熏习的是佛号的力量,这个力量就大,你临命终时,无论怎么样死亡,那个阿赖耶识脱离四大的时候,那个最大的力量就会牵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是他自己修行的功夫,再加上阿弥陀佛二六时中都在繫念着我们,关照着我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是临命终时,临命终时的困难在什么地方。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愿,马上就会现前,来显现他的无作妙用。 所以你平时只要有信愿持名,你放一万个心,你一定能往生!一方面在阿弥陀佛的大悲车里面,你有信愿你就已坐上车了;另一方面你信愿持名,你熏习的力量就在那里有倾向性了。 但你不能口里说我要求生西方净土,而二六时中,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想到五欲六尘,求人天福报。如果你熏习的这个力量大,那是往生不了的。所以修行为什么要做真实的功夫,这里面不能去做包装的,不能有一丝的虚假的。因为你欺骗不了你这颗心。你的阿赖耶识是灵明不昧的法官,良心审判就像法官,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个大档案库,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举心动念,都在阿赖耶识里面存下档案的。 《华严经》也告诉我们,我们一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两个俱生神在跟随着我们。俱生神,一个是同名男,记录我们的善行;一个是同生女,记录我们的恶行。这两个天人,我们看不到他,他能看到我们。为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啊?我们相信了这个还敢去做坏事吗?你说别人看不到,两个俱生神看得到啊。 所以一个净业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实,越老实越好,越老实就越得好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六 )有人问西方极乐世界是真还是假呢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3>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0>
- 地藏菩萨对一切众生救度的最善巧方法
-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六)要先定才能见微细流注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4>
- 《佛陀的格言》十三、实行
-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3>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五)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 一真一切真 一假一切假
-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0>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3>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六十四)有觉有照还是生死
- 《楞严经》第三套:科判与序文?1>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