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只能知识他也是观善有一些,怎么讲呢?比如说善知识的功德不的过「五德」,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去观他的只能知识德行里面佔了这几样,比如说「证德」,观善证德就是功德不的过说圣人僧,有可能是去观一地的菩萨或者大阿罗汉,甚至我们说开悟的只能知识善知识,开了圆解的观善善知识,这已经就是功德不的过在末法时期,真的去观也可以说是证德的功德。就是只能知识证实相,戒定慧具足,观善这样的功德不的过一种已经入圣位的。那么,有可能你的因缘好,能遇上,或许又认不出来。这是一种。 另外一种呢,就是「教德」了,对三藏经律论的教法呀,属于比较精通,或者退一步,我们现在的中国的佛教这些大乘佛法,八大宗派里面,哪怕说有一个宗派他比较了解,再还有一些实践,这也算是教德了。甚至比如说净土法门,他把三部净土的根本经典了如指掌,你在净土的问题上遇到什么,他都能给你一一解答,这也算是教德。这是一个,教德的功德。 再一个,就是说「悲德」,他的慈悲心。比如说他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总得佔到一样吧。悲,慈悲心具足。 再一个就是「巧为说」,善巧说法,能够应你的根机,善说法要,提携你的知见,开发你的心智。等等诸如此类的这些,都可以算善知识「五德」。还有一个「达实性」。 但是诸位,也要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现在亲近这些善知识,如果能亲近有全德的固然好,能够有半德的也算好了,也算不错了。哪怕能够有少德的,在末法时期还算福报,好因缘。而且,在论典里讲到,就是这五种德呀,能佔到八分之一这么个量,你就完全可以作为善知识去亲近。是这样子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呢,我们只要看看他的德。而且说实在的,在这个时代呀,没有缺点的人是找不着了。诸位同修,特别是想依止善知识的三宝弟子,千万不要打这个妄想,可以说是。就是佛菩萨来示现,他也只能示现,为什么叫「扶惑润生」吗?一定要有毛病才能在这儿待得住呀。我们只能够观他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了。这不是敷衍话,也不是一种诱导,是真的需要这样,你才能亲近到圣人。 其实说,实际上具德的法师也很多,具德的道场也很多,为什么偏偏我们遇不到,这个跟自己的业力难道没有关系吗?也要生惭愧忏悔心呀,它是对等的呀。我们过去修的清净的恭敬心的功德,皈依依止心的深度,就导致我们这一生遇到的因缘。你是遇到一个有修有证的老和尚,遇到一个善说法要的善知识,还是遇到一个,也有忽悠骗的。这也跟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是息息相关的,它是匹配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