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什么苦呢?怎么叫做「生」呢
我们一般说生苦,生有什苦生有什么苦呢?怎么叫做生呢?拿人来说,呢叫就是做生一投胎的时候,一开始的生有什苦时候,就叫做生,呢叫一结胎的做生时候就叫做生。出胎以后也叫做生。生有什苦这个生有什么苦呢?就是呢叫有逼迫苦,在母胎里面很逼迫,做生不是生有什苦那么从容自在的。 经论里面也提到在胎里边的呢叫人的心理,和事实上不符合。做生有几种情形,生有什苦有一种人在母始里面,呢叫他不知道他在母胎里面,做生他感觉是在厕所里面,在一个污秽的地方住着。或者是在一个又是风,又是雨,在不安稳的地方住,这个人有这个想法。有的人感觉在一个房子里住,可以遮风,可以避雨,还不错。还有的人认为是在一个很好的厅里面,在一个花园里面住,这个境界就高一点,福德大的人是这样子。他不知道是在母胎里面,可是事实上是很逼迫。降生的时候也是很逼迫的,这都是苦。 生苦里面另外还有一种苦,叫众苦随逐,有其他的苦随逐着这个生苦。他本身是苦,还有其他的苦随着来,就是老苦、病苦、死苦。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病死,老病死苦是随着来的。 在《大毗婆沙论》上等于是说一个譬喻,说生苦的事情。他说有一个人在隐密的地方居住,不是在一个很明显的可以见闻觉知的地方住,是在一个很隐密、很藏隐的地方住,谁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但是他有一个好朋友,偏要请他出来,你不要在那里住,请你出来。因为是好朋友请他,他就出来了。 出来以后,有三个怨家拿着木杖,拿着刀,拿着剑,就来打他,来砍他,把他搞死了。这个意思就譬喻生苦和老病死苦的关系,因为有生苦,好朋友就表示生苦,把这个人生出来了,老病死就是那三个怨家。生出来以后,又老又病,然后死掉了。所以若不生,就没有这回事。 我们一般的凡夫,三界六道的众生,都是有生,而后又死掉的。死了以后,他不能够不生,不能在隐密的地方居住下来,他还要再生,生了以后又死。唯独是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们如果不发大悲心的话,他这个肉身死掉了,他可以不生,不生也就没有老病死。其余的人就不可以,有生,就有老病死。所以生和老病死总是连在一起的,不分离的。所以说老病死苦,也就等于是说生是苦,不生也就不会有这个苦了。 在《大般涅槃经》上,《大毗婆沙论》上也有,有说明生苦和老病死苦的关系,也说一个譬喻,这个譬喻,讲《金刚经》的时候提过,现在我们再说一遍。是说用两个女人来譬喻生苦和老病死苦的关系。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到一户人家,这个主人看见有一个主人来了,这个女人相貌很端正、很美丽,穿的衣服也好。这个女人来了,这个主人就问她,说你是谁呀?你到我这里做什么?这个女人说:「你不知道,我是大功德天」。玄奘法师翻译,翻作吉祥女,以前的翻译叫功德天。「我叫吉祥女,我叫大功德天」。「你到我这里做什么呢」?「我到你这里来,我送给你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这个主人一听这个话很欢喜,「啊,我真是有福报,能感到你到我这里来,送给我这么多的财富」。就烧香、供花,恭敬、供养。 在这个时候,看见门外又有一个女人,又有一个女人,他一看,这个女人的相貌很丑陋,穿的衣服也很污浊。这个女人来了,这个主人就问:「你是谁?你到我这里做什么」?这个女人说:「我的名字叫做黑暗」。玄奘法师翻作黑耳,耳朵是黑的。你到我这里做什么呢?「我到这里来,是使令你的金银财宝,这些如意的事情都是衰耗,都失掉,失掉你这一切如意的事情」。 这个主人一听,不高兴,就拿着刀说:「你赶快走,不然我断你的命」。这个黑耳女就说:「你这个人愚癡,你没有智慧」。「你怎么呵斥我没有智慧呢」?她说:「你屋子里的大功德天,是我的姐姐,我是她的妹妹,她到什么地方,我就到什么地方,我和她不分离的。你欢迎她,就得欢迎我,你恭敬她,也就得恭敬我,现在你驱逐我,不可以」。他回头来,就问功德天:「外边的女人这样讲话,她说是你的妹妹,是不是啊」。功德天说:「是的,她是我的妹妹,她说的都是对的。我到什么地方,她就到什么地方。我到什么地方都是做吉祥的事,她到什么地方,都做破坏吉祥的事,我们两个常在一起,你要恭敬我,你就得恭敬她」。 这个人说:「若这样子,我都不欢迎,请你们都走」。这两个人就都走了。走了以后,就到另外一个贫穷的家里面去,这个贫穷人一看,喔,「你们两个,我都欢迎,都在我家住,不要离开」。这两个女人说:「我到那一家去,人家驱逐我,你为什么欢迎我呢」?他说:「我欢迎你,所以我也欢迎她」。欢迎这个姐姐,所以也欢迎妹妹,「其实我不欢喜这个妹妹,但是因为我爱这个姐姐,因为你不离开,所以我只好都欢迎」。 这是《大涅槃经》这么讲。这个意思,姐姐就譬喻生,妹妹就譬喻老病死,生和老病死是不分离的。相信佛法的,程度高的菩萨,对于老病死,都不取着,不爱着生,也就更不欢迎老病死。唯有一般的人,因为欢喜生,所以只好受老病死的痛苦,因为它不分离,这正表示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子,你有欢喜的事情,就表示有不欢喜的事情,所以有生苦,也就有老病死苦。生苦本身是有逼迫苦,而它又有众苦随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 广钦老和尚∶ 越是默默无名,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好用功
- 广化律师:说佛的戒律不合时宜 其实是自己业障太重
- 弘一法师说:群处守嘴,独处守心。
-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 妙莲老和尚:每天佛都要看你三遍!你知道吗?
- 广化律师:一犯淫戒,什么功德都没有了丨举头三尺有神明
- 小心!你可能一直活在自己的假想里
-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 学佛就是学做人
- 德林老和尚: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问君何处安身
- 因为时间不够用很焦虑,怎么办?
-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 咒的力量比火箭还快,念得越快,感应越快
- 常持诵这个咒,一切的灾难都消除,增长一切的善根
- 弘一法师说∶人不但要认知自己,更要打磨自己。
-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 岁月留下的印记,永不褪色。
-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
- 强烈建议尽早确认天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