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罣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只证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得空的义都叫法,佛给法下了个定义就是切无:「轨生物解,任持自性。罣碍」依着法就像走轨道似的只证。 那我们要到达什么境地呢?认识自性,得空的义即认得自己的切无体性,一切法皆自己所造,罣碍你也是只证一切法。若你没达到这种境地,得空的义你是切无你,法是罣碍法,法把你迷惑了。只证认识不清境界相,得空的义就不得解脱。切无 要知一切法都是假的,皆妄心而有;但万法不离真,亦不离一心,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称为心。为什么都能称为心呢?因为世间万法,不论从义理上说,还是从本体上说,都是一相,没有差别,以一切法同是缘生,即是因缘生。所以说,法不会自己生起,「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法就是心,心即是法,由境界而生心,把一切法转了即佛;如果心被一切法转,就是众生。《楞严经》上重点内容就是:「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被物转,即是众生。」心被境转,就是被境所迷,不能明了,这样就会堕落。 例如《金刚经》上说:一切诸佛菩萨行了利益众生的事业,像布施或念佛,请问这功德的大小?佛说:没有功德。须菩提已断了见思惑,证得阿罗果的人,他听了,生起疑惑,就问:为什么说没有功德呢?没有功德是菩萨对自己所修的功德不贪着而已。没有想「我做了这件事,我去利益了谁」,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像我们道友,做了一点功德事,就执着不放,挂在口头:我如何如何去利益他人……心里总是想着所做的功德事,放不下,像这样的功德就小了。只有不执着,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这就叫「心转法」,不执着法的意思,就能离一切颠倒梦想。 这是从义理上讲,都是空的,没有差异。龙树菩萨说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首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像我们不知因缘所生的法是假的,不知因缘所生的法是梦幻泡影,所以心常被境转,不了空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 三法眼解读《金刚经》
- 不可思议!只因少了这句话,800块就这样没了
- 《金刚经》分段贯释——说法究竟分第十八
-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 三参法师:具足了这三点,说明我们修行真的在进步了
-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 世间诸般苦难,皆源于执念。
-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3>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13---15 慧律法师主讲
- 一切的众生,本来就是清净的
-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 《金刚经》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 体光老和尚:应以《楞严经》辨别 “男女双修”
- 何谓三轮体空
-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 《金刚经》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何谓三轮体空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6 慧律法師主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