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1、即一切法共读楞严开示,共读三十二楞严经讲义是楞严离切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开示,这两部开示是即一切法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 2、楞严离切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即一切法各位高僧大德,共读开悟见性的楞严离切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即一切法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共读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楞严离切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迨满慈究三种生续之因,【而如来答一念觉明为咎;】觉明,什么叫觉明。「明」就是本来就具足清净,觉,加一层力量让它觉就是知见立知的意思。说:一念觉明为咎,就是我们清净自性本来在作用,但是,我们不知道清净自性本来就在起作用,加了一念观念,就卡死这个观念,这个观念其实是多余的,变成心灵的痛苦、心灵的负担。 4、所以,一切众生因为没有听到正法,因此每天做的就是伤害因为觉明啊,自己认为行啊。本来清净心开发不出来,所用的都是妄想意识心。一念觉明为咎,就是加一层力量令你觉悟,叫做觉明,本觉不须要加一个明。 5、【复极于五大圆融,】「极于」就是推广,再扩大来讲,整个宇宙,都是地水火风空,离不开这五种因素。【三藏备显,】「三藏」不是经律论,三藏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个是三藏。【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然后知彻法底源之定体,本自圆成,】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是不住一切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一切法就是:这个就是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就是表示般若智慧就可以运用。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离一切相,但是,就是一切相,不能离开一切相。因此,离一切相是站在放下的角度;即一切相是站在面对现实的角度说。所以,佛法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叫做佛法,不能面对现实,你没有办法超越的。 2、因此,你想要离开这个色身,另外找一个涅槃,是找不到的。所以,很多人妄想,不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是现在的事情,要等到临命终,这个严重错误的。《六祖坛经》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3、很多人都弄错了:我寄望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佛法离开现前当下这一念,完全没有意义的,极乐世界就是现前当下这一念,你现前当下这一念清净心,临命终,自自然然的进去净土,物以类聚嘛,自自然然的转世莲花化生,就是你心清不清净。所以。 4、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重要的还是当下,当下清净即是净土,切不可因为想入净土而产生执着妄念,那样就是缘木求鱼,完全错误了。共读楞严开示
三十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 心经白话分段贯释一
- 广化律师亲述靠地藏菩萨加持超度亡母升天
- 广钦老和尚 ∶ 别人不想吃亏而不做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做
-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 广钦老和尚:度众生没有那么简单,须有佛缘及福报,福慧具足时,自然护法菩萨会拥护
- 广化律师:佛说我与一切众生互为父母,遇到这事后我才真正相信
- 尽人事听天命
-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 弘一法师说∶要想没有烦恼,就要减少欲望。
- 广化律师:佛说我与一切众生互为父母,遇到这事后我才真正相信
- 小时候真的很傻气
- 閑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 弘一法师说∶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 弘一法师说∶要想没有烦恼,就要减少欲望。
- 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 弘一法师说∶一心向善,终得正果。
- 弟子问虚云老和尚:修行为何如此艰难?他的回答让人醍醐灌顶
- 学佛的根本,就在于修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