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弘法失意泰然。师说失意

1、得意淡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弘法弘一法师在自己的师说失意《格言别录》曾提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得意淡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弘法

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师说失意所谓“得意淡然”,得意淡就是弘法指在得到晋升、财富、师说失意名誉这些身外之物时,得意淡要看淡,弘法不要洋洋得意,师说失意忘乎所以;所谓“失意泰然”,得意淡是指在学业、事业、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要能够从逆境中奋起。不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好而得意,也不因为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放声痛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它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4、佛家讲“放下”,放下就是抛弃一切牵绊和烦恼,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放下,就无法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得有失。

5、我们必须明白,人生得失无常,对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但不必得意;对已经失去的,不必痛苦,也不必失意。我们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患得患失,是最愚蠢的行为。患得患失的人,就像夏天抱着火炉,冬天抱着冰块,看似拥有,其实,他永远在害怕失去的痛苦中煎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有一位哲人说:“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得到的结果必然为零。

弘一法师说: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也就是说,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大部分人都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得”,却不能坦然地面对“失”。似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一旦失去,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其实,人生的很多“得”,都可能缘于我们某一次的“失”。

2、因为那一天我错过了火车,我邂逅了你;因为那一天我失去了工作,我不得不重新敲开了另一扇人生的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总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难测,祸福无常,何不豁达洒脱一些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