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1、佛教惠能大师(公元638年—公元713年),图片中国禅宗六祖,祖惠开创了真正中国化的师画禅宗。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2、佛教惠能(今广东省新兴县)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戊戌岁二月初八日子时诞生于岭南新州,图片六祖大师诞生时毫光腾空,祖惠异香满室。师画

3、佛教六祖大师诞生后的图片当天黎明,便有两个僧人上门拜谒,祖惠专为大师取名,师画曰:「惠能」。佛教取以法惠施,图片众生能作佛事之意。祖惠

4、惠能诞后不食母乳,便有神人夜间前来灌饮甘露,养育惠能。

5、惠能的父亲卢行瑫,原籍范阳,被降职而流放到岭南,不幸早逝。老母遗孤,移居南海,艰辛贫乏,惠能于市买柴。

6、一日为客店送柴,见一客诵经,闻经语心即开悟,遂请问经名,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蕲州黄梅东山寺来,五祖弘忍在彼主化,门人千余。

7、惠能闻说,欲往。宿昔有缘,乃蒙一客赠银十两,令充老母衣粮。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8、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9、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是岭南人,惟求作佛。」祖言:「獦獠何堪作佛。」惠能曰:「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10、五祖知其根器,恐有人妒害,更令勿言。着槽厂去,破柴踏碓,惠能亦知师意,安隐后院,令人不觉,经八月余。

11、一日,五祖集诸门人,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求救?汝等各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传汝衣法,为六代祖。」

12、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众所叹服。各忖呈偈亦无所益,必为神秀得。秀知众人意。思惟,我若不呈偈,和尚何知我见解深浅,终不得法。若呈偈,恐遭求名位之嫌。犹豫再三,便于三更,书偈于南廓壁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

13、五祖知偈为神秀所作,三更唤秀入堂,曰:「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汝且去看一两日,更作一偈,将来吾看,若得入门,付汝法衣。」秀复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难安,行坐不乐。」

14、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问诵何者偈,童子告曰:「大师欲传衣钵,令门人作偈。此偈为秀上座书于廊上,五祖令众诵修,免堕恶道。」能请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15、时有江州别驾张日用为惠能诵偈,能闻已,复请代书一偈,别驾异之。能言:「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别驾言:「汝诵偈,吾为书,若得法须先度我。」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众人见偈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惊怪,恐人损害,遂以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17、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曰:「求道之人为法忘驱,当如是乎。」问:「米熟也未?」,能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杖击碓三下而去。

18、能会祖意,三更入室。五祖以袈裟遮窗,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9、能启祖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20、祖知惠能悟本性,谓其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祖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说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21、复言:「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22、惠能受衣钵后,祖令速去,恐人为衣钵害能。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曰:「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23、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上船把舻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好去,努力向南。」

24、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疾,祖曰:「无病,衣法已南传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遂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25、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于众人先,追及惠能,能掷衣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隐身草莽中。

26、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吾为法来,不为衣来。」能即出,盘坐石上。惠明礼已,请法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1234下一页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