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修念佛来对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弥远者,专修厌生为患,念佛亟欲灭生以归于无。对治而灭非真灭,修行祇益劬劳,偏差终成轮转。专修如牛坏车,念佛古有明喻。对治今专念佛,修行发愿往生,偏差生彼国已,专修华开见佛,念佛识自本心,对治本自不生,修行生亦何碍?所谓炽然求生,偏差而不乖于无生之理。终日生而未尝生者,乃所以为真无生也。——《弥陀疏钞》 莲祖于此段疏文中,指点一类行人修行上的偏差,以及倡言专修念佛以对治之。我等众生局囿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生灭妄念或粗或细,不曾止息。即如识阴区宇,识精元明,湛若止水,不动不摇,亦非真常不可动摇之性,但如无波急流之水,人远望之,如恬然寂静而已,以其流急微细,不见其相,非是湛寂妙真如性。 有一类修行人,以生灭苦乐为大患,亟欲修持捨念禅定,灭弃妄念以归于无。如无想天外道,灭除捨心,令其若心若虑,俱类灰凝,经五百大劫,第六识现行不起,如冰夹之鱼,石压之草,遂谓涅槃,而殊不知此正微细生灭流注。五百劫定力已过,复生想心,中有现前,复归轮迴。可见以生灭心为因,不能感不生灭果。其外道小乘,修诸禅定,六识不行,身心俱灭,乃断灭之灭,非寂灭之灭。断灭之灭乃妄灭,寂灭之灭为真灭。诚如《楞严》所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方为正途。 又有一类修行人,心爱入灭,欲灭相归无,以深趣空寂。由此一念贪求深空,魔即飞精附人,来彼求空善男子处,现诸空相以投其所好。彼善男子遂依空相而谤法谤僧,唯说断空,以明无因无果。虽得空寂,潜行贪慾。由彼不知一切法相本自寂灭,故受魔扰,堕无间狱,诚为可怜悯者。 古德又以如牛坏车晓喻:牛以拉车负重为苦,欲倾覆破坏此车来止息负重辛劳之患。殊不知车身毁坏,主人又造一新车套在它背上,继续令其遭受牵车负重之苦患。以此喻指若人因厌患今世业报身的种种苦报而自杀灭身,然今世乃至多生多劫的恶业罪障并未消亡,仍须轮迴到下一世,以其他的身体,继续承受其业力果报。是故自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然念佛往生一法,为凭自力难以契证无生的我等凡夫,施设了一条巧入无生的方便捷径。阿弥陀佛怜念我等众生,如母忆子。为护佑我等行人了生死成佛道,乃令吾人专一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发愿往生极乐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接引此念佛人,安隐往生于彼国七宝池八功德水中,莲华化生,亲觐阿弥陀佛。伊时所见阿弥陀佛,既是西方教主,亦是自性天真佛。 当下迴光返照,识自本心,本自不生,是为离念灵知,纯真心体。由体起用,无生无不生。所谓智者炽然求生净土,了达往生体性不可得,而不乖违无生之理体。终日往生而未尝生者,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天衣怀禅师语),乃所以为真无生。若为生与无生所缚,闻生作生解,闻无生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能了达此性相体用之理,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可不慎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 妙莲老和尚:福报是从劳动施舍中来,与人分享才有福报
- 四法眼《金刚经》解读预告
- 因果正见
-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 善良会带来好运
- 妙莲老和尚:念佛念了十几年还是没功夫,究竟有否用至诚心在念?
- 妙莲老和尚: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 大手印浅析讲记合集
- 妙莲老和尚: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 因为愚笨而不闻思,是错误的想法
-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 如诚老和尚:正信出家办道的出家人和赖佛吃饭的,天差地别!
- 圣一老和尚:在普陀山梵音洞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 如果你做过盖洛普测试,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
-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 如何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只有管好自己的嘴巴,才能远离纠纷与烦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