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楞伽经的由来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楞伽三十,开示楞伽经的共读由来。楞伽经义贯是楞伽楞伽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开示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楞伽经的由来

2、楞伽楞伽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共读各位高僧大德,楞伽楞伽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共读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楞伽楞伽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开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翻译成中文叫作不可往,或者是很难到,要有神通才能够到。阿跋多罗翻译成中文叫作无上宝,能让一切众生成佛。

4、经就是修多罗,修多罗就是契合或者是贯通的意思,上契佛的心,自证的境界;下契众生的根机。那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怎么解释。就是佛在今天的斯里兰卡的楞伽山,这个楞伽山不可往、不可到,除非有神通,对至圆至顿、上上、最上的根器,圆顿的大菩萨讲的一部无上宝经修多罗。

5、这一本修多罗契合贯通,上契佛心自证的境界,下契众生的根机。【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求那跋陀罗翻译成中文叫功德贤,做了很多功德又有贤能的人。宋天竺就是印度,三藏法师功德贤,就是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一本经典。

三十楞伽经的由来

1、【旅美纽约庄严寺沙门释成观撰注】这个撰就是有参考很多人的注解,所以法师也很慈悲,写了这么好的经典也非常的谦卑,这个意思就是我有参考别人的,撰注,义贯就是义理把它贯通起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注释】:【“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也是楞伽山,也是楞伽城。

2、【以此城在楞伽山顶,故以山名为城名。楞伽为梵语,中文译为“不可往”、“不可到”、“难入”。因为此山城极高,原为夜叉王所据,】据就是所占据的。

3、【在此啖食生灵,】吃荤不吃素。【无路可通,无神通者不可往,】没有路,没有神通就不可往。【故名。

4、又楞伽山在今之锡兰岛上,锡兰古名斯里兰卡(),其中“兰卡”即为楞伽之今译。【再者,以佛在龙宫说法后,自龙宫出,】这个龙宫是一个名字,不是在大海里面那个龙王的宫殿,龙宫是一个城,就是以前有一个国王,把它放书的地方,里面藏了很多很多的经典,他认为天龙八部会来护持,因为它称为龙宫,就像我们现在的图书馆一样的,所以这个龙宫不是什么水晶宫,这个龙宫就是类似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以佛在龙宫说法后。

5、【降服夜叉王,即于此山城开演此大乘无上经典,故以楞伽为经名。又,此经乃佛以自证境界,为诸大菩萨开演之无上圆顿法门,非凡愚可入,故名不可入。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