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坐禅与静坐是坐禅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在广义来说,两者是静坐一样的。在宗门下来讲呢,不样就不一样的坐禅了。 静坐可以调和血气;坐禅则把身心放下,静坐只求究明真理。不样 静坐便是坐禅不打妄想,若打妄想便不是静坐静坐了;坐禅便是看话头,若不看话头,不样就不名为坐禅了。坐禅 看话头的静坐作用有二,一者止息妄念,不样二者究明心性。坐禅静坐是静坐以前五识的作用来用功的,例如数息观、不样不净观等;而坐禅是以第六识的作用,产生觉照的过程来用功的。其实两者之间还有很多分别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六)【讲义】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八)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讲义】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四)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 随机阅读
-
-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九)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五)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二)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四)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六)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三)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
-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六)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二)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九)【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众生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三)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堪为人师范故,共有五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