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忏悔「悔」者悔后过,依教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忏悔期仗佛威神加被,依教能够消除,忏悔「悔后过」,依教忏悔之后,忏悔不敢再作。依教忏悔最重要的忏悔是「改过自新」,旧过不改,依教纵忏也得不到实益。忏悔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一、依教作法忏——若有违犯,忏悔依戒律忏磨作法,依教向清净比丘求忏。忏悔如犯僧残罪向二十位清净比丘忏悔出罪,犯波逸提向一位清净比丘求忏等。全属事相。 二、取相忏——拜忏求取清净好相。如梵网忏法,依梵网菩萨戒云,若有违犯,礼千佛求忏悔,拜至好相现前,如见佛或佛放光照耀,或见莲花等瑞相,证明罪已消除。梵网、大悲、梁皇、三昧等忏皆属取相忏法。 取相忏修法有十科行道,即一、严净坛场,二、清净三业,及供养、礼拜、赞歎、忏悔、随喜、劝请等修法,也就是普贤十大愿。 十科之第十是静坐作观、持咒、念佛等。 静坐观实相属理忏,故取相忏有事有理,事理兼修,十科中前九属事忏,后一属理忏。 三、无生忏全属理忏。 若造五逆大罪,须靠理忏,方能消除。 《法华经》之前有《无量义经》,之后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称「法华三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简称《普贤观经》上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是理忏。 修无生忏者,要静坐「念」即修观,修实相观,观无生理,观成就,一切罪业如春日晨霜,日出便除。喻智慧若开,罪障悉灭。 说易行难,因罪相都不清楚,怎能观实相呢?须先了解罪相,才能观无生之实相,所以,修无生忏,求证实相,是异常不容易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 《佛陀的格言》二十五、友谊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七)贪嗔痴三毒是十恶之源
- 《佛陀的格言》二十二、知足
-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七)念佛到情断纯想即飞往生西方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7>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八)依于妄念调修法身在妄念上做功夫将其斩断
-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五)要往生西方就要放下一切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十)万德之本是心一切万德都从心出
- 《佛陀的格言》二十三、健康
-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二)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
- 《佛陀的格言》二十四、施舍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
-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20
- “意恶太重,好乐虚名只做表面功夫” 导致命运坎坷潦倒半生
-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