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忏悔「悔」者悔后过,依教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忏悔期仗佛威神加被,依教能够消除,忏悔「悔后过」,依教忏悔之后,忏悔不敢再作。依教忏悔最重要的忏悔是「改过自新」,旧过不改,依教纵忏也得不到实益。忏悔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一、依教作法忏——若有违犯,忏悔依戒律忏磨作法,依教向清净比丘求忏。忏悔如犯僧残罪向二十位清净比丘忏悔出罪,犯波逸提向一位清净比丘求忏等。全属事相。

二、取相忏——拜忏求取清净好相。如梵网忏法,依梵网菩萨戒云,若有违犯,礼千佛求忏悔,拜至好相现前,如见佛或佛放光照耀,或见莲花等瑞相,证明罪已消除。梵网、大悲、梁皇、三昧等忏皆属取相忏法。

取相忏修法有十科行道,即一、严净坛场,二、清净三业,及供养、礼拜、赞歎、忏悔、随喜、劝请等修法,也就是普贤十大愿。 十科之第十是静坐作观、持咒、念佛等。

静坐观实相属理忏,故取相忏有事有理,事理兼修,十科中前九属事忏,后一属理忏。

三、无生忏全属理忏。

若造五逆大罪,须靠理忏,方能消除。

《法华经》之前有《无量义经》,之后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称「法华三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简称《普贤观经》上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是理忏。

修无生忏者,要静坐「念」即修观,修实相观,观无生理,观成就,一切罪业如春日晨霜,日出便除。喻智慧若开,罪障悉灭。

说易行难,因罪相都不清楚,怎能观实相呢?须先了解罪相,才能观无生之实相,所以,修无生忏,求证实相,是异常不容易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