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心住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外境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生命修证,它是产生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的种障因缘在《楞严经》的意思,是心住一个充满障碍的因缘;而我们内在的因缘,是外境充满解脱的因缘。首先我们要清楚内外两种因缘,生命外在的产生因缘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本来没有错,种障它也就是心住显现一种快乐跟痛苦,如此而已。外境 但是生命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个因缘它会刺激我们的内心,它不是产生只有果报存在。当这个外境去刺激我们内心的种障时候,会带动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会牵动我们的妄想,而妄想最后形成了坚固的执着。我们一般人是很难抗拒外境的刺激的,所以我们一般人会在生命当中变成障碍重重,其实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叫「心随境转」,我们太重视外境的变化了。 当我们的心住在外境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一个烦恼障,我们很容易生起贪瞋癡的烦恼。面对如意的境界起贪爱,不如意的境界起瞋恚,中庸的境界生起愚癡。接下来,烦恼相续的活动,就会推动你的身口意去造业,就变成业障了。然后这个业力成熟以后,就在三界得果报,就变成报障。所以当你不能够跟外境脱离的时候,就堕入了生命中的一种恶性循环:烦恼障带动业障,业障带动报障。 直到有一天,我们修学佛法,开始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叫作「迴光返照」。我们除了攀缘外境以外,慢慢地把心抽出一部分,用智慧去观照我们的内心世界,去做一种调伏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功德就慢慢出现。 到底什么叫作罪障凡夫,到底什么是功德庄严,它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就看你对外境攀缘的力量有多大,看你对内心的安住调伏有多大来判断。 所以,当我们能够慢慢地透过前面的智慧的观照,从向外的攀缘慢慢地引导到向内的观照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开始有所谓的功德了。当我们开始迴光返照的时候,哪些功德出现呢?就是我们这科要谈的,我们从一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过程,怎么样提升到一种解脱的功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没有恒心,难以成事
- 对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 爱是相互的,即要欣赏也要成全。
- 缘来心聚,缘灭心离
- 相信自己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界诠法师:《弟zi规》等外道与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 珠海体育中心汽车撞人致35死43伤,情绪失控有多可怕?
- 禅宗单刀直入直下见性
-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 界诠法师怒批居士穿衣乱象:俗人应与僧有异,不要穿混淆!
- 真正的精进、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
- 界诠法师:如果不解脱,这个世间永远没有快乐
- 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界诠法师:佛法里面没有讲听闻正法只能听一个人的,没有这样说
- 法望首座和尚:来到禅堂就一个目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