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1、达摩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祖师菩提达摩,悟性文译文南印度人,论原南北朝禅僧,达摩略称达摩或达磨,祖师意译为觉法,悟性文译文据《续高僧传》记述,论原南印度人,达摩属刹帝利种姓,祖师通彻大乘佛法,悟性文译文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论原 2、达摩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祖师即禅宗的悟性文译文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 3、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达摩祖师《悟性论》。 4、达摩祖师着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道」,是以「寂灭」为本体。 5、修行,是以「离相」为宗旨。所以佛经说:「寂灭就是解脱,因为离灭了种种的现象人有觉心。经云:「离一切诸相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 1、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心超三界。佛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悟。人有觉悟的心,修行得到真理解脱,所以称为佛。 2、佛经说:「离灭一切诸相知道即使「有相」也是无相之相,这个不可以眼见,只可以用大智慧知道。如果知道这个法门的人,生一念信心,此人就是发大乘心超越三界。 3、三界者。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4、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5、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三界就是贪嗔痴。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就叫做超三界。但是贪嗔痴也没有实体性,这个是将就众生的方便说法而已。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达摩祖师《悟性论》:原文+译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 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
-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 四十八大愿——(第33愿)蒙光触身获益
- 四十八大愿——(第25愿)菩萨演一切智愿
-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 如果研究过唯识,你就不敢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 何为「我执」
-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 忏悔的必要性——因缘果报有三大理论
-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迴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