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何判合乎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人否就有困难了。善知识末法时代,标准这个住持圣法的何判合乎善知识,大部分都是人否凡夫,虽然他也曾经努力的善知识修行过,内心当中也会有一些无漏的标准宝,戒定慧的何判合乎功德,但是人否他也有一些烦恼跟罪业,他有时候,善知识有意无意的标准就会表现一些烦恼的相貌出来,那这就有困难了。何判合乎怎么办呢?师虽不清净,人否亦应生佛想。善知识因为你没有办法,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个地方我们要检别一下,不清静这个地方,我们要检别一下。我们亲近善知识,之前要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合乎善知识的标準: 第一个他要有戒行,虽然他的微细戒可能会不清净,但是根本戒不能违反。 第二个他有禅定的功德,他有一些修禅定修止的经验。 第三个是观,这个观指的是空观、智慧,戒定慧的功德。 第四个他要能够通达实性,通达一切的教量。 第五个要有悲悯心,他通达实性,他不想教你也没用,他有悲悯心,他有种种的方便力。这五个。 就是戒定慧,通达实性跟悲悯心,这五个功德都要超过你,乃至于他没有圆满,你走五十步,他走一百步,他就会教你五十步的部分。就是说,你亲近的善知识,他的戒定慧,通达实性,悲悯心的功德,都要超过你,这个人就可以亲近,而且要亦应生佛想,因为你跟在佛陀的旁边,佛陀也是照这个正常的轨则教你,也是告诉你,你现在有烦恼,你内心当中应该怎么去操做,即从心起,还从心灭。 灭除烦恼的轨则,佛陀也就是告诉你这个轨则而已,他的功能也就跟佛一样。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所以说,我们刚开始抉择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当我的善知识,抉择以后你就应该把他当做佛陀的转想。因为佛陀的出世也就是为我说法,使令我如法修习,善知识也是这个功德,一样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