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念佛恼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法门伏现瞋、定调癡、前烦高慢的念佛恼烦恼。修行人的法门伏现身业、口业可能有一些过失,定调或讲错话,前烦或身体行为不正当,念佛恼这时自己会知道,法门伏现别人也会知道,定调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来,前烦透过忏悔来产生对治。念佛恼但修行人最大的法门伏现问题是意业的过失,自己心中经常起恶念,定调别人却不知道,如果自己不观照,就会有问题。 憨山大师说,一般念佛人,一方面起烦恼又不对治,如是心中就有两种功能,一是念佛的善功能,一是烦恼的功能,则「佛只听念,烦恼只听长」,到了临命终时,念佛的力量现前,烦恼的力量也现前,不幸的是,烦恼是多生熏习所成,是熟境界;念佛是今生才修习,是生疏的境界,所以最后烦恼把佛号的力量吃掉了。 有些人在修念佛净土法门时,从来不对治烦恼,反正也没有人知道。修行比较好的人,发现意业起烦恼,就赶快转念念佛,如是停止烦恼后又开始念佛,念佛一段时间后又起烦恼,发现烦恼时又提起佛号,如是又中断烦恼,但烦恼的势力永远存在,若没有以呵责或观照四念处来对治,烦恼就会永远存在,临命终时,自己的佛号不是烦恼的对手。 所以这里佛陀的大慈悲,告诉我们不要包藏瑕疵,因为若放纵烦恼瑕疵,它就会不断的增长广大。所以憨山大师的慈悲,告诉我们要对治烦恼,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烦恼现前时,或者以呵责的方式,观照烦恼如大火,让我们热恼;烦恼如冤贼,偷走我们的功德法财;烦恼如毒蛇,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 如是一方面思惟烦恼的种种过失,一方面用无常无我的智慧来观察它,烦恼也是因缘所生法,若以观照力来对治,它的势力就会减弱。所以这里经文告诉我们要对治烦恼,不要放纵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义贯】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三)【义贯】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八)【讲义】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一)【讲义】六入即有情世间身心,前五根属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六)【讲义】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一)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
-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二)【义贯】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 随机阅读
-
-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六)【义贯】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三)【讲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六)【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二)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二)【讲义】见思惑(1)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一)【义贯】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
- 艰难的回归路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三)【义贯】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七)【讲义】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三)【讲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三)【义贯】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四)【义贯】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四)【义贯】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
- 吾见散乱艳喜,愚癡特迦大事已办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一)【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一)【讲义】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二)【义贯】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