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禅堂茶道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喫茶去」的禅堂茶道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禅堂茶道唐代禅门喫茶之风极其普遍,禅堂茶道甚或丛林中喫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禅堂茶道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堂茶道《禅苑清规》中可见其彷彿。时至今日,禅堂茶道古风不再,禅堂茶道但禅宗丛林冬季打禅七时喫茶的禅堂茶道仪规却流传了下来。 柏林禅寺的禅堂茶道冬七从1992年开始,坚持了十三年,禅堂茶道到现在要一气坐五七三十五天。禅堂茶道其时,禅堂茶道僧俗云集,禅堂茶道山门关闭,禅堂茶道谢绝外缘。大家遵守止语的规定,从早至暮在禅堂中坐香、行香,与腿疼厮捱,与烦躁厮捱,与妄念厮捱,与昏沉厮捱。慢慢地,如嚼菜根,也能嚼出一点禅味来。 这期间,因为整日拘束身心,极易上火起燥,静坐中,间以喝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禅堂喝茶,动辄上百人,泡茶、分杯、倒茶,这些服务工作专门由一班人承担,他们被称为「护七师父」。他们所用的茶具极其朴素简单: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粗磁的,杯壁极厚,失手落在地上也不易打碎,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衬托禅堂的宁静。装茶杯的筐是椭圆形,提手也是圆形,模样又淳朴又可爱,像山村里走出来的小男孩。护七师父在一枝静坐香开始以前已将茶叶泡入铜壶,为了保温,用厚棉毯裏好放到桶里(最好是木桶)。及至开静信号一响,他们敏捷地下座,到护七寮做準备。 静坐后是行禅,大家甩手极放鬆地在禅堂里按圈子绕行,或快或慢,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僧袍的沙沙声。突然,「啪」!——这是站板,人们立刻站住不动。维那师喊一声「两边挂腿坐」!大家遂在座位上垂腿端坐,两手扶两膝,目不斜视。人们才一坐定,护七师父们已矫健地走进禅堂,分两组,前面一人发杯子,后面一人倒茶。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 禅堂有许多别名。或称为「选佛场」,说的是凡夫们进去,他们中间会选出开悟的佛来;或称为「大冶洪炉」,这指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扔进去,经受种种规矩的约束和师父的棒喝锻炼,战胜来自身心的种种障碍,最后脱胎换骨。进了禅堂,不能退却,没有商量,人人都要拿出十分的勇气,在断绝了诸多外缘之后,全力以赴,面对自己,料理自己。 说到不能退却,老师父们喜欢讲一个也许是编造的公案来激励年轻人的勇气:话说禅堂止静的钟板一响,那就是军令如山倒,任何人不能出去。那么,有一个师父病在禅座上怎么办?不管他!死在禅座上呢?——拖下来塞在禅凳底下任他烂掉,大家继续用功!想上厕所呢?——拉在裤裆里吧!——这情形真有点像置身战场,而且是最激烈的「上甘岭」的山头,不过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是自己的身心。 面对自己,谈何容易!毕竟是凡人,身体会疲倦,心里会烦闷,甚或意识深处之种种情结会浮现:恐惧,忧伤、欣喜……,你都不能管它! 最难熬的是腿疼,其痛楚情状千奇百怪。有师父道腿疼之难忍:那时想,让我去死吧!我则比喻像经历酷刑中的夹棍。第一次到柏林寺打七,恰好坐在老和尚身边,双盘端坐,因为好面子,痛极也不放下。捱到开静时刻,竟然双腿凝固搬不开了。那时尚是居士,出家后,最初几年打七仍然要忍耐腿疼之苦。有一次发了狠勇之心,坚决不动,到开静时,腿上的袜子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禅堂中的这杯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我们面前的。你早已无心注意它是绿茶,还是花茶,还是普洱,也无心于茶具的欣赏,至于奉茶的仪规也极简单:行茶者在沉默中丁字步站立,轻缓地将茶水从壶嘴倾出。 接受者以杯相接。双方都凝神于茶水的倾注与入杯,在柔软绵绵的茶汤中,在一倒一接中,双方进行着最默契的心灵沟通。就像球场上队友之间的击掌与拥抱,又像战场上共同对敌的战友之间的迴眸。而当茶汤滚过唇舌咽喉进入肺腑时,那为了征服心中之敌而拚搏的勇士,他那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最温暖、最亲切的抚慰;在闭目禅坐中那几乎要游离迷失的心绪,此时此地,也因这一杯茶而回到了当下……有时,禅人会在此一当下蓦然翻身,彻见心性的本来,打破生命的谜团,虚云和尚即是一例。他在高旻寺的禅堂中,喝茶时因杯子落地摔碎而豁然大悟。一代祖师从这里诞生。 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禅堂中的茶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
- 妙莲老和尚:举头三尺有神明!天堂是为那些守法则、吃亏、退让的人准备的
- 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 原来这么多人都不自信啊……
- 天如惟则禅师:(禅宗五家)宗乘要义
- 彻悟了不需要来回切换
- 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 心仪的生活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
- 因果错综复杂,在不知道因果规律的情况下,很容易起邪见。
-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双管齐下,往生决定有望
- 要破执着,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 密宗 三密加持次第井然
- 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 广钦老和尚 ∶ 当我们拿起筷子,与人争着夹好菜的当下,便是一种恶念
- 心可以转业
- 如果生命就在此刻终止,你最遗憾的三件事是什么?
- 如何判断自己适合成为哪个领域的专家?
- 广钦老和尚 ∶ 当我们拿起筷子,与人争着夹好菜的当下,便是一种恶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