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不去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一、观察个过戒穿缺。师长失 那么第一个这个法师的不去戒有过失,不过当然这个地方宗大师强调,观察个过这个戒的师长失穿缺,他不能破根本重戒。不去善知识破了根本重戒,观察个过这个人就不是师长失善知识了。因为它是不去一个指标,这个根本。观察个过这个地方的师长失意思就是说:这个法师在身口二业,有一些微细的不去过失,有一些威仪的观察个过过失,不圆满,师长失这个难免,那但是你也不能因为这样你就不跟他学了,因为你不跟他学,那么他有这方面的正法,你就失去一个增上的机会了。就是这个法师的身口二业有一些威仪上的过失。 二、种性下劣。 第二个这个法师种性下劣,这个【种性】,当然我们现在没有所谓种性,但是它的意思就类似我们讲说这个人学历很低,出生卑微,只有小学毕业、国中毕业,你是大学硕士,你就不跟他学习了。你不跟他学习,你就失去一个增上的机会。所以我们对于种性下劣,你不要管它,重点是他心中有法,这是重点。 三、形貌丑陋。 这个法师长得不庄严,你就不跟他学习,这样子也不对。 四、文辞鄙恶。 这个法师讲法不文雅,不能够用美妙文雅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可能书读得比较少,但是他的法是真理,你还是要学习。 五、所发语句粗不悦耳。 这个法师可能经常会有一些粗暴的来对治的言词,那么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言词比较粗暴,我们就不跟他学习,因为良药苦口,虽然有些粗暴,但是我们内心顺着他的法义去思惟,我们真实能够受用,那就可以了。 假设我们对于前面的五种情况,便作是念:不从此闻,而弃捨之。那么这样子你一个菩萨,就失去一个你自己进步的机会。 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今天是生长在末法时代,而不是正法、像法时代。我们今天要是生长在像法时代、正法时代,你看你拜一个文殊菩萨做师父、你听普贤菩萨说法,你就觉得很轻鬆自在,因为他的资粮力非常的圆满、他的福德智慧资粮都很圆满。但是我们到了末法时代,这些所谓的天下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本身的资粮可能都有欠缺。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佛法,我们本身要多一分的包容! 为什么呢?因为这说穿了,还是我们个人的业力。你要有本事,你为什么不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那么我们今天到了末法时代,才遇到这样佛法的善知识,虽然表面上,这个法师有过失,但实际上还是我们个人的业力浅薄,我们自己福德浅薄,所以我们还是要把握这样的学习机会来增上。 智者大师说:一个贫穷的乞丐,想要得一个珍宝,不幸的是:这个珍宝就在垃圾堆里面。智者大师问说:那你是要去拿?还是不去拿?你不去拿,你一辈子就是贫穷;你去拿,你就必须忍受垃圾堆的这些过失。智者大师说:有智慧的人,会忍受垃圾的过失,去取得这些珍宝,因为垃圾的过失是暂时的,得到这个珍宝是永久的! 所以我必须勉励大家,跟大家相互勉励: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跟很多很多,我们觉得对方不满意的人学习,这是不得已的,每一个人都一样。因为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整个众生的共业——就是福德智慧资粮都差了。但是我们得到人身,我们希望增上,我们就必须忍受这些垃圾,去得到这个珍宝,重点是我们要得到珍宝,重点在这个地方。你看这个法师身口意的过失,其实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这点是……所以宗大师提出五点来提醒我们,不要去看这个师长的过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 修佛就是修的一颗开悟心。
- 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执着任何事物
- 佛源老和尚:某法师死的时候,全身都在抽…
- 阿弥陀佛梦中加持,伤口脓疱居然全部消失
- 做事就要有做事的样子
- 佛源老和尚:好好用功,日月如梭,一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很快就一天了
- 修“心”就是要修“菩提心”
- 学佛人着魔了怎么办
- 佛源老和尚:我们每个人要自己觉自己,不要人家来觉,人家是不能帮你成佛的
- 佛教不重男轻女,实践男女平等
- 佛法认为,一切世相皆由心造。
-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 修“心”就是要修“菩提心”
- 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执着任何事物
- 信得极,不参亦参
-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 修十善业,国富民安
- 元音老人:不要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 假期综合症还是来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