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何谓又名补特伽罗,普特是切罗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何谓即轮迴转生的普特主体。 窥基大师这样解释普特切罗:「梵言补特伽罗,切罗唐言数取趣。何谓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普特即为能取(因也);当来五趣,切罗名为所取(果也)。何谓虽复数数起惑造业,普特五趣轮转,切罗都无主宰实自在用,何谓故言无我。普特乃补特伽罗,切罗即无我矣。此所无即我,是为我空也。彼凡夫等皆执心外实有诸法,又执此法有实主宰,此说为无,无即彼空,无别体也。」 《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则说:「补特伽罗,成就出世圣法种子;而未获得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未于如来正觉正说法毘奈耶,获得正信;未受持净戒;未摄受多闻;未增长惠捨;未调柔诸见。」 也有经文将普特切罗译为「数取趣」,《慧苑音义》上解释「数取趣」,意思是「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玄应音义》上说,普特切罗「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普特切罗在六道中不断轮迴,所以「言捨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佛教认为,三界中六道众生既有三善道,也有三恶道。凡夫临命终时,被自身的善恶业力推动,便在三界轮迴不止。 正如《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世尊所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此外,众生在六道中轮迴不息,多生累劫,天上人间,罪苦地狱,都曾互为父母兄妹,冤亲债主,谁比谁也好不到哪去,都是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正如黄庭坚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在此意义上,众生皆平等。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併用「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投生为人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一切世界设满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龟,于百岁中,乃一举头。欲值于孔,斯亦甚难。求索人身,甚难甚难。」在幽暗的大海深处,住了一只瞎眼乌龟,生活在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每过一百年,才有机会浮出海面。大海中飘蕩着一根浮木,中间挖有如乌龟脖子一样粗的孔。瞎眼乌龟只有用头顶住浮木的孔时,才能重见光明,获得人身。因此《涅槃经》上说:「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值浮孔。」 在六道中,天道太快乐,阿修罗忙着争斗,都无心修行;三恶道太苦或太愚癡,也都无法修行。只有人道中苦乐参半,且人又具备一定愿力与智慧,所以最适宜修行。娑婆界诸佛都是在人道示现成佛。所以能得人身非常宝贵,只有抓住机会,精进修行,才能解脱。否则,下次得人身,又是千载难逢,万劫不复。 总之,众生既互相羁绊,也互相成就。因此,佛子们做迴向时会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四重恩」中就有是「众生恩」。众生都有离苦得乐之心,因此佛菩萨成就菩提道的因缘,都离不开众生,也是大乘佛教利乐有情的发心所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