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讲义】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
1、共读故手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二佰五十,开示空相【讲义】阿难。佰讲百骸譬如有人;手足宴安,义阿有人宴安百骸调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楞严经讲义是难譬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手足生性顺其生涩,这两部开示是调适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忽忘滑 2、无违欢迎各位有学之士,人无有修之仁者,掌于各位高僧大德,摩妄开悟见性的共读故手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楞严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午初举喻合法][二就喻详辨][三结妄归真今初]经文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先解释一遍:阿难。我们要解释这个受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举一个贴切的例子。譬如有一个人手足宴安,这个[宴安]就是逸乐苟安,不图振作,它的本意是这样。 5、什么叫做逸乐苟安,不图振作呢。表示没事的意思,在这里表示没事。 1、百骸调适就是说:他的筋骨调和得非常好,就比喻真如不动。忽如忘生,这个[生]有三层意义,第一、[生]表示突然忘记色身,这个色身的意思就是:因为他生活得很好,没有什么苦,也没有什么乐。一个人通常满意就不会发现这个身体的痛苦,所以,因为没有苦乐,所以,忘了身体的存在。 2、忽如忘生,就是没有种种的苦、乐、舍,所以,忘记了这个色身。这个[生]也当作存在,突然忘记了这个色身的存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所以,这个[生]当作是存在。性无违顺,[违]当然就是苦,心情苦,违背自己的心,当然就是苦,就像一般人如果违逆我们,心灵不舒服。色身遭受到重大的违逆、伤害,我们也是苦;顺的话就是乐。 3、其人无故,无故就是无端起妄,没有什么事,太闲了,这个人莫名其妙的就起妄想了。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以二手掌,这表法的,表示六根攀缘六尘,根尘相对,就比喻二手掌,这二手掌就是比喻生灭、不生灭。 4、于空相摩,于二手掌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这个[涩]比喻作往生三途;[滑]比喻人天道;[冷]表示二乘道,声闻跟缘觉;[热]的话就比喻权教菩萨。 5、直接解释一遍。就像有个人,手足逸乐苟安,不图振作,身体调适得很好,突然忘记了自己的色身的存在,因为没有苦乐的刺激,所以忘记了。所以,性无违顺,本来是没有违顺、苦乐种种的这个感受,这个人无端起妄,用二个手掌互相搓摩,在空相摩,于空相摩,就是根尘相对,因此产生了涩滑冷热种种的感受诸相。[涩]比喻三途,[滑]比喻人天,[冷]比喻二乘,[热]就比喻权教菩萨。共读楞严开示
二佰五十【讲义】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 生命,是一场虚妄。
- 界诠法师: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 盖洛普丨从优势视角看亲密关系
-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 界诠法师: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 界诠法师: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地功德就有了!
- 界诠法师: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 盖洛普优势丨老公不愿意陪我参加活动,他是不是不爱我?
- 界诠法师: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 看见恐惧背后的恐惧
-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 界诠法师:我们比丘再不努力,戒律很快就会面目全非!
- 界诠法师:你不读经、不闻法,就不知道谁讲的是正确的
- 界诠法师 :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 生命不必如此沉重
- 生活需要回归简单
- 界诠法师: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